太平洋牡蛎四倍体育种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b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贝类四倍体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论述了贝类四倍体育种的研究现状与意义,探讨了人工诱导贝类四倍体的方法和基本原理、诱导结果、诱导剂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倍性检测方法和四倍体贝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四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非整倍体现象,分析了贝类四倍体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育种前景。 本研究以太平洋牡蛎为研究对象,采用CB、6-DMAP做诱导剂,通过从二倍体直接诱导四倍体和利用三倍体诱导四倍体两种途径诱导牡蛎四倍体,并对诱导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荧光观察和描述。通过三倍体产生的卵子与二倍体受精抑制一个极体的方法,培育出了存活的四倍体幼贝。 1、通过二倍体诱导四倍体 利用二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精卵授精,在第一极体释放前,采用CB(0.75mg/L)、6-DMAP(70mg/L)分别处理受精卵15min抑制第一极体(Pb1),或者处理30min同时抑制两个极体释放(Pb1+Pb2),诱导产生四倍体。胚胎期的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通过CB抑制Pb1以及通过6-DMAP抑制Pb1和Pb2两种处理手段诱导效果较好,前者胚胎四倍体率平均为18.41%,比通过CB抑制Pb1和Pb2平均高26.62%;后者胚胎四倍体率平均为17.90%,是6-DMAP抑制Pb1的2.17倍。另外,实验还发现通过CB诱导四倍体比通过6-DMAP诱导的效果要好,因为不论抑制Pb1还是同时抑制Pb1和Pb2,CB处理组的四倍体率均较高,而通过6-DMAP抑制Pb1的四倍体率极低。 2、通过三倍体诱导四倍体 本研究对太平洋牡蛎三倍体逐个解剖,选用卵子质量较好的个体,分别与二倍体精子授精(即单对受精),分别采用CB(0.75mg/L)和6-DMAP(70mg/L)处理受精卵,抑制其Pb1或Pb2的释放获得四倍体。D型幼虫期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7个处理组的幼虫四倍体率为38.30%-75.59%,平均52.31%。其中,太’}元洋生L蜗(Cr口5505御口glgQs)四倍体育种研究利用CB抑制Pbl或PbZ的幼虫四倍体率分别平均为58.72%(40.16%一75.59%)和4一03%(38.30%一45.16%),利用6一DMAP抑制Pb一或PbZ的幼虫四倍体率分别平均为51.97%(38.57%一62.18%)和58.71%(50.45%一68.87%)。结果表明CB对于抑制Pbl的效果好于6一DMAP,而6一DMAP抑制PbZ的效果好于CB。3、四倍体的培育 三倍体太平洋牡蜘卵子的受精率波动范围较大(14.6%一99.1%),平均71.14%;受精卵的孵化率平均为8.99%,共孵化出D型幼虫162.22万粒;幼虫的存活率很低,四天后的幼虫存活率仅40.48%,至D22(开始出现眼点)时,存活率为0一3.33%,平均2.40%;共获稚贝2335粒,从孵化至变态为稚贝的存活率仅为0.0049%。 稚贝在室内培育至9月底后,下海进行吊笼养殖。8月龄时,平均壳长2.58士0.93cm。取6一DMAP和CB处理组共106个幼贝进行活体倍性检测,四倍体率分别为91.01%和70.59%,共获得了93个存活的四倍体太平洋牡蝠。四倍体牡蜗的平均壳长2.47士0.80em(n二93),三倍体3.55士0.38(n=11),与三倍体相比,四倍体未表现出生长优势。4、四倍体诱导过程中核变化的荧光观察 本研究采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方法,连续观察了CB、6一DMAP抑制太平洋牡蝠(Crassostrea glga,)二倍体或三倍体的受精卵极体释放(诱导方法同上)的细胞学过程。采用CB、6一DMAP分别抑制二倍体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均使受精卵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行为发生变化,出现了二极分离、三极分离以及极少的四极分离形式;采用CB抑制太平洋牡蜗三倍体的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随后的第二次减数分裂产生二极分离、三极分离和四极分离现象,均证实了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抑制能导致第二次减数分裂的复杂化。对6一DMAP抑制三倍体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的观察表明,受精卵按常规的二极分离方式进行减数分裂,但第二次分裂中应作为PBZ排出的那组染色体保留下来,与精核结合后形成四倍体。
其他文献
本文在概述我国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研制出适合国内使用的大型深海抗风浪网箱的配套设备——柔性分级系统和活鱼起捕机。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鱼
本文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在重金属镉胁迫条件下,海洋鱼类大弹涂鱼外周血微核率、肝脏5种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血细胞和脾脏同工酶表达和肝脏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变化,讨论了它
本文以海蜇螅状体和碟状体为研究对象,综述了营养条件、温度、盐度、光照、溶氧、重金属、pH、氨氮对海蜇足囊繁殖与横裂生殖以及螅状体与碟状体生存的影响,对海蜇早期幼体发育
金鱼是由我国野生鲫演变而来的一类观赏鱼类,头瘤类金鱼是其众多品系中重要的一类。头瘤类金鱼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受头瘤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的影响,然而其头瘤的产生机制尚
本文应用垂直平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成体的肝脏、心脏、脑、性腺、肌肉、血液等6种组织中MDH、LDH、POD、G6PDH、a-AMY、SOD、EST,、ALP、
本试验通过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这两个东海的常见经济种群,根据标志鱼类的生物学的特点,找出其适合使用的标志方法,为今后增殖放流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