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北方冬麦区近40年(1961-2000年)26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量及其所在区(县)的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数据,运用气候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以降水距平为轴线,分别从冬小麦单阶段和累加生育阶段两种途径研究了北方冬小麦自然水分供需的风险分布以及冬小麦全生育期减产率与降水负距平风险分布,并利用GIS实现空间的风险分布规律及灾损区划。
从风险的角度,首先对北方冬小麦单阶段和累加阶段自然水分供需进行了风险评估,动态地揭示出了不同生育阶段的风险大小,结果表明:北方地区的河北省中部及京津地区冬小麦在生育期内的缺水风险指数最高;而陕西南部、河南中南部和山东南部的风险指数相对较低;其他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缺水。单阶段和累加阶段的干旱风险分析结果,综合反映了该地区冬小麦的水分供需状况,可以有效地为防灾抗旱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本文分析了气候干旱对北方冬小麦灾损的影响,提出了抗灾能力指数,构建了灾损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模型参数区域化,结果表明:北方冬麦区的灾损综合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成片性和区域性,总的规律是风险指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抗灾能力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强,其中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有同样规律,河北和山东以及京津地区的区域分布规律不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