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国经济高歌猛进,上半年GDP总量达到20.4459亿元,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保持在9.6%。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以投资和出口导向为主,消费拉动明显不足,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投资和出口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新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投资产生的高通胀和汇率改制带来的出口困难。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公共基础事业的落后制约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电力、运输、水利建设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滞后,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在30多年快速发展进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基础设施作用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时期,效能没有完全释放。因此,继续加大对公共基础事业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入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他们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这些基础性行业和准公共产品上来,而仅仅通过财政融资也是无法满足此类资金缺口,此时开发性金融的介入刚好可以解决这一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了“我国融资体制下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协调发展”作为研究课题,探索了在我国现行的融资体制下,开发性金融如何与财政实现协调,来解决经济中遇到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融资问题。本文从我国融资体制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展开研究。定性分析方面,主要介绍了我国融资体制发展过程、面临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其中,我国融资体制现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财政融资为主银行为辅;第二阶段是以银行融资为主财政为辅;第三阶段是财政、银行和资本市场三元融资结构。我国融资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长期融资问题,表现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准公共产品的长期融资瓶颈。这种融资瓶颈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造成的:第一,国有银行长期融资困境,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后,其长期融资功能的“退出”;第二,政策性银行长期融资的困境,财政效用和金融效用的双重效用矛盾,无法实现政策性金融长期融资的高效运作;第三,资本市场长期融资困境,尽管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并没有投入到长期融资短缺当中。在分析长期融资困境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和财政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理论关系部分,一是从政策性金融到开发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高级阶段,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有很强的历史渊源关系;二是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联系和差异。政策导向、资金和资源配置领域是其联系和差异的主要三个方面。实践关系部分,1998年以前,政策性金融与传统财政的关系,政策性金融可以当作“第二财政”,没有真正发挥其金融作用。1998年以后,开发性金融与公共财政的关系,这一阶段政策性金融改制为开发性金融,传统财政扩展为公共财政,分别从贷款、风险和长远发展来分析二者关系。定量分析部分,因开发性金融和财政预算资金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一三产业,所以变量选取为开发性金融贷款、财政预算固定资产投入和一三产业GDP,对三者进行协整检验。模型结论为,开发性金融和财政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存在协整关系,开发性金融和财政投入对第一三产业产值都有一定比例的影响,但是开发性金融的经济影响大于财政,同时也可以看出二者合力将会对一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而我国开发性金融还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开发性金融和财政的投入比例并不协调,所以他们的合力作用也并没有得到最大发挥。因此针对以上模型的结论,下文提出了促进开发性金融和财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论,从宏观与公共投资两个方面,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宏观方面,开发性金融和财政资金投入应与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方向相匹配。公共投资方面,主要针对开发性金融和财政的资金分配,开发性金融应在准公共产品上发挥更大的效率作用,而财政应向公共产品聚集以保障其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