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伴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程,勤劳智慧的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璀璨迷人的音乐文化。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则是传统音乐文化百花园中一株芳香四溢的奇葩。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是从上个世纪初西洋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音乐界对声乐理论的研究相对匮乏。所以,这一时期基本上是以欧洲唱法为主,“土洋分明”的,但对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全国多次举办大型的民歌调演和有众多声乐专家参与的民族声乐研讨会。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方法上、曲目上、风格上都得到了“质”和“量”的提高。进而涌现出了如:才旦卓玛、黄虹、拉苏荣、何纪光、郭颂等一大批风格各异、艺术精湛的优秀民族歌唱家。这一时期,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民族声乐依旧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我国的民族唱法已经走进了“单一化”的误区,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需要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声乐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分析说明,我国的民族声乐要继续发展,我们的声乐工作者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弘扬“传统”振兴“现代”,使二者共同、协调发展,最终建立我国具有民族特质及审美要求的、真正的民族化、多元化的民族声乐学派。这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