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梁文坛有“沈诗任笔”之称,沈约是永明声律论的重要倡导者,任防又是中古时期文笔之辨背景下公认的善撰“笔”类作品的代表作家,这是对当时文学潮流的走向起着关键作用的两个人物。本文通过任沈二人的比较研究,以期从新的视角认识齐梁文坛的创作情况,并更加深入地阐述永明声律论及文笔之辨等中古文论中的重要课题。共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使得沈约与任昉的生平经历、思想体系及文学观念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作为文苑双峰并峙之秀,他们赢得了兰桂齐芳的炳焕盛名。但任沈二人又分守“诗”“笔”界域,凫短鹤长,各有所能。沈约善撰诗篇,与谢胱等提出以四声定韵、避八病和声为主要内容的永明声律论,并大力运用于新体五言诗的写作中,形成了“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美学理想。任防虽无诗名,从他存世的几首五言诗来考察,总地来讲对永明声律论也有着一定的认识水平与应用能力。但任防的兴趣点并不在于此,他以学问为诗自觉的创作取向,使得其作呈现出渊雅典正的风格,与讲究声色藻采的沈诗相较体现出了“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个性差异。而通过任沈诗歌的比较,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为当时典范的沈诗的美学特征,从而对齐梁诗坛的主流创作方向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南朝章表诏诰等多用四六偶丽之体,而这些应用性公牍文章又大多被纳入“笔”这一文类。“笔”作为一个突出的即时性概念,是中古时期文体细化发展及散文骈俪化背景下的产物。朱一新等以为,骈文之有任沈犹如诗家之有李杜。任沈之作,讲究事义藻采。任笔多涉繁富的典故,故而其风格偏于隐秀,沈笔字句轻清,更多地体现出逸秀的面貌。他们的创作都属永明新变之体的范畴,而任笔之所以能取得更为显赫的盛名,是因为任防在其作品中融入了更多新变的因素。彼时文坛还存在一派以裴子野为代表崇尚古体的人物,他们以“尺寸古法”的方式筑成了对抗永明新体的壁垒。然以任沈为代表的新体创作,仍旧主导了整个文坛的发展趋势,这才有了以后徐陵与庾信所抵达的六朝骈文创作的高峰。“沈诗任笔”作为当时南北文坛公认的一个批评标准与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南北朝中后期文学发展的重心方向以及批评格局。刘孝绰称美的“三笔六诗”,正是以“沈诗任笔”为参照体系而提出的。萧纲将沈约谢胱之诗、任昉陆倕之笔视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其隐含的话语背景即是希望以“沈诗任笔”这一标准来纠正文坛颓败的横流。而在北朝,济阴王元晖业曾以“含任吐沈”来称赏最富文名的本土作家温子异。魏收与邢邵,由于各自的文学喜好与创作取径,互结朋党,挑起了宗任宗沈之争。因而任沈之优劣,一度成为了北朝文坛论争的话题。沈约与任昉在“诗”与“笔”的领域,各自树立了时人心目中的典范。“沈诗任笔”,也在特定的时期作为批评标准与评价体系而流行。而围绕任沈二人的比较研究,正是为了更加深入地阐述作为楷式的“沈诗”与“任笔”的特征,以更好地把握当时文坛主流的审美倾向与创作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