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能够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但是代理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并购绩效提升的核心问题。并购活动带来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管理层与股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上。如何有针对性地抑制代理成本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股权激励在治理代理成本作用方面的成效日益受到重视。股权激励降低双重代理成本的效用究竟如何?股权激励能否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否通过降低双重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并购绩效?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近年来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频繁参与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并购活动,且股权激励实施力度也较大,同时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能够较好的反映在公司绩效提高上。因此,以委托代理问题为视角,研究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与股权激励的关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助于拓宽并购相关理论的研究思路,同时对企业并购和股权激励实践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对并购和代理成本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股权激励与代理成本、代理成本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机制入手,建立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以及并购绩效三者的中介效应模型,提出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代理成本中介效应提高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接着以2010-2014年中小板、创业板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股权激励能否对并购绩效和代理成本产生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并购绩效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周。实证检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分析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第二步,通过检验回归系数显著程度考察股权激励对双重代理成本的治理效果;第三步,将两类代理成本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加入到第一步股权激励与并购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中,考察双重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实施并购的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民营资本控股的企业占多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制造行业发生并购的事件较多;多数上市公司出于扩大企业发展规模的动机而选择横向并购模式,在激励方式上多选择股票期权,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运行所需资本充足,又能达到激励目的;并购后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先降后升,长期绩效提升明显,营运协同效应显现。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提升,能够有效降低并购后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但对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治理效果不显著;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并购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用,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中介效用不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本文政策建议: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加强并购前后公司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监管;重视股权集中度调整,完善股权制衡度机制;设计完善长效股权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并购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