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组织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当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农民的组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经济组织发展水平比较低,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农民组织相比,在组织规模、发展程度、发挥作用上都相差甚远,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关研究也不是很完善。基于农民经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新中国农民经济组织不同阶段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冀对农民经济组织的完善有所裨益。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我国建国后到1957年实行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首先从土改后农民要求互助合作、消除两极分化和国家要求工业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的原因,然后介绍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种具体形式,最后总结了其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第二章研究1958年到1978年实行的农村人民公社,首先从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大跃进两个方面介绍了产生的背景,然后具体分析了其运作特点,最后对其作了客观辩证的评价,但是农村人民公社从根本上讲是失败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新型农民经济组织进行研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章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方面分析了新型农民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尤其具体介绍了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四种组织形式,最后总结了新型农民经济组织的作用。第四章分析了新型农民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发展原则、政府扶持及组织自身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是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总之,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新中国农民经济组织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理论,促进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