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采用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可以取得经济与环境双方面的效益。 本文实验采用聚砜膜对模拟配水和实际废水进行超滤处理。结果表明,在0.12MPa,50℃操作条件下,聚砜膜对模拟配水和实际废水中PVA的截留率分别为0.983和0.984。但是由于对两者膜透过通量的不同,造成浓缩比有所不同:模拟配浓缩比为2.59,而经微滤预处理后实际废水的浓缩比为2.20。超滤处理后的实际废水中COD在150mg/L以下,可达到印染行业废水二级排放标准,COD去除率达96.2%。 另外,还考察了膜面流速、料液浓度C、温度和压力等操作条件对膜透过通量及截留率的影响。 分析系数可达96%。 探讨了了膜通量降低的现象,考察了几种清洗方法对模拟水污染膜的清洗效果,发现超声波清洗的效果最好,通量恢复系数可达98%。对于实际废水,采用超声波和NaCl0联合清洗的方法,通量恢复超滤回收PVA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采用间歇操作方式,可使浓缩液中PVA达到回用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理想地形实验,利用ECOMSED三维数学模型,结合长周期的模拟技术,对珠江三角洲四种典型的沉积模式,包括河口拦门沙沉积、岛丘周边沉积、双向射流系统和平行出海水道间沉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移动源排放逐渐成为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中型城市,大气
紫外光电探测器由于其潜在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应用价值吸引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其中包括遥控装置、化学与生物分析、水资源净化、环境监测、火焰检测、初期的导弹火舌侦测及
本课题对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中海桑、秋茄、桐花树的凋落叶进行野外基地分解和室内分析,了解凋落叶元素分解与物质释放动态,为进一步系统研究红树林的净化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本论文以实现环境信息共享为目标,研究如何将综合环境信息数据库标准化、规范化。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NGO作为独立于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动员公众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是我国目前大部分环境NGO的角色地位。
磨刀门是西江主干水流出海口门,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泄洪通道,口门两岸地处珠海经济特区,临近澳门,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开发潜力.而河口区滩地淤积加快,主河道不断向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