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带宽可变光层联网的频谱资源计算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789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光层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传统波分复用网络中,波长光路受到通道间隔固定、调制方式单一等条件的限制,在频谱资源的高效灵活利用方面存在着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与难点,带宽可变的灵活栅格技术方案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通过对每条连接业务分配一个或者数个灵活栅格,从而达到节省频谱资源的目的。   然而,传统波分复用频谱资源的计算方法难以满足未来网络持续发展的需求。针对带宽可变光层联网的新特点,本论文重点研究了支持灵活带宽应用的TE路径计算策略、频谱分配方法、调制格式选择与保护带宽分配策略等内容,取得了如下成果:   一、在带宽可变的光层联网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后向回溯算路(BRPC)的带宽可变路径计算单元(BV-PCE)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完成了实验平台路径计算模块的功能设计与系统应用。仿真结果表明,BV-PCE模型能有效提高实验平台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通过引入频谱重构功能,可增强网络频谱资源的连续性。   二、针对灵活可变的带宽资源,提出了支持流量疏导策略和负载均衡策略的两种路径计算方案。同时,创新性的提出了采用P2MP网络结构的流量汇聚路径计算策略,节省了保护带宽,以达到综合提高网络频谱利用率和链路利用率的目的。   三、通过Surrable算法的应用,基于不同的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提出了基于单域序列、多域序列和交叉域序列的节点分离主备用路径同步计算方法。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全网阻塞率,提高主备用路径计算的成功率,并保证网络安全。
其他文献
学位
2007年7月至8月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4个不同尺度林窗内光照强度异质性,分析红松幼树在林窗内9个方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林窗内9个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利用电磁波通过空间耦合来实现无接触式双向通信,并以达到识别及数据交换为目的的自动识别系统。其中工作在UHF波段的RFID技术具有传送数据快、识别
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电子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硅材料已经满足不了电子器件体积更加小,运算速度更加快以及电子器件的集成程度更加高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扩大,全球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推动底层传送网不断向大容量、高速率发展。目前,骨干网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单波调制速率正在由10Gb/s逐渐向40Gb/s
随着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安防意识逐渐提高,智能型的家庭住宅安全防范报警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的智能家庭住宅安防报警系统大部分是通过布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