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走出去”与中国粮食安全——一个互利共赢的分析框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基础作用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广泛影响。粮食产业“走出去”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益补充,其重要性在近年来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以推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对发展粮食产业“走出去”的背景、趋势、策略等进行了研究与阐述,将粮食产业“走出去”与辅助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相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相关粮食安全理论的不足,将“走出去”应用于粮食产业,具有很强的理论补充与扩展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对粮食安全、粮食产业化和“走出去”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回顾,对本文的研究重点、创新之处等进行了总括性阐述。   第二部分将重点对粮食安全、粮食产业链和粮食产业“走出去”等概念内涵进行分析与扩展,为其赋予相应的现代经济学或政治学意义,完善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对粮食产业“走出去”辅助保障粮食安全的背景与条件做出了分析,主要包括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特点、“走出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产业链与“走出去”的联系等内容。   第四部分重视从国际化风险的角度认识我国粮食产业“走出去”过程。重点解析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的诱因、识别和化解、规避等。   第五部分引入了问卷调查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产业“走出去”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笔者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并应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样本进行统计学研究。   第六部分对发达国家跨国粮商的成长与扩张经验进行了总结,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粮食企业发展战略。   第七部分在清晰认识我国粮食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在“互利共赢”框架内,结合发达国家跨国粮商的成长经验,提出中国粮商的主体培育原则与战略。   第八部分为结束语。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知识产业化的发展,企业独立创新变得日益艰难,多方参与、交互作用的网络式合作创新开始趋于普遍化,针对企业间合作创新关系的创新网络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关于企业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的研究普遍采用的是基于二元关系的复杂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在刻画多元合作关系形成的创新网络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和混淆。基于超图结构的超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具有多节点连接的复杂系统,从超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企业
学位
城镇化发展不仅是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和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还对节约土地、环境保护和低碳化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地区凭借拥有的资
21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推论(new new trade theory)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作为微观基础,解释了此前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特别是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  异质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