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涌现,它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制度安排,日益受到关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是由科技资源优势明显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产学研联盟,并受到政府高度支持,是具有提供科研基础条件、设计重大创新课题、承担科技攻关任务、实施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广大中小企业、锻炼培养创新人才等功能的重要创新载体。它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提高行业、区域甚至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组织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总结经验和启示,因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与其具有相似的性质;随后,根据浙江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现状,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分析平台的功能定位,发现平台除了为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创新资源匮乏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还开展自身研发和创新,并且不同类型平台承担的具体功能也存在差异;然后,本文分析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现行的组织模式,包括实体组织模式和虚拟组织模式(又可分为虚拟联合、虚拟运行及虚拟联合、实体运行),研究两种组织模式在平台类型、具体功能、建设经费来源、日常收入来源、人员流动性等方面存在的区别;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本文从实现功能的手段(创新资源整合)以及功能目标(重大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层面提取影响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构建组织模式选择的概念模型,并通过浙江省新药创制服务平台和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加以实证分析,认为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实现功能目标和组织安排(即组织模式)的良好匹配是平台选择模式的关键,并且行业特性、当地政府资助等因素对平台模式选择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最后,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行提出加强和完善措施。鉴于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其理论和实证研究甚少。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和铺垫,也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因此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