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钙镁矿物碳酸盐化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持久的、零泄露风险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然而对于实际封存条件下基岩与CO2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原理的认识仍相对贫乏。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局部成功以及新的理念,但成功之路仍需探索。地质封存过程中,在注入点会由于局部pH值降低而发生附近岩石的溶解,溶解后离子运移至距离注入点较远处,随着运移过程H+的消耗,pH值逐渐升高后又会发生矿物碳酸盐化反应。因此,本次研究针对硅酸盐矿物溶解和碳酸盐矿物生成,分别从次生矿物生成以及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中水作用,对矿物碳酸盐化的过程进行动力学的研究。本研究选取了钙长石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钙长石溶解与次生矿物生成之间的关系,溶解实验反应温度压力分别为160℃,15MPa,反应时间分别为2、5、10、20、5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勃姆石和假勃姆石两种次生矿物。假勃姆石是一种亚稳定相,结构与勃姆石相似,但在A1原子排列方式和化学性上有所不同。实验表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矿物体系中,钙长石的溶解速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比第二阶段速率快一个数量级。原因是由于次生矿物会通过降低吉布斯自由能的方式来加速钙长石的溶解速率,且超临界条件下比常压下速率要快两个数量级。在矿物碳酸盐化方面,我们选取水镁石与方镁石作为研究对象。已有研究显示,水的存在决定了水镁石在超临界CO2中能否碳酸盐化并生成三水菱镁矿,并且碳酸盐化速率随水含量增高而增高。该反应的作用机制及水在其中的作用有如下两种可能:1)水电离产生H+和OH-,从而释放Mg2+同时形成HCO3-,致使离子接触反应;2)水分子的极性使CO2产生部分电荷并与矿物通过电荷吸引产生作用(Churakov et al.,2004;Zhaoet al.,2010)。本实验通过对水镁石、方镁石分别在无溶剂、饱和水、饱和甲酰胺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体系下,在50℃,10MPa的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研究,探讨了水溶于超临界CO2条件下,矿物碳酸盐化反应中的水的作用机制,确定了水参与到了反应当中。结果显示,水作为溶质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时,水不仅仅只是提供极性作用,同时还会作为反应物之一参加到矿物碳酸盐化过程中。而只提供极性作用的甲酰胺则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且其作用程度有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戒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精神康复科6、13两个病区长期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吸烟患者,13病区20名
作者对20号钢和不锈钢作了精密深孔拉削的研究,分析了拉削过程中出现的波形、鳞刺等表面质量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近些年来,世界能源的短缺日益严重,有机化工企业深加工项目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产生环境风险问题日益成为了人们关心和讨论的话题。有机化工项目所涉及的原料、
根据国家发改委《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我国高速铁路在未来十年仍将处于建设的高峰期。高速铁路施工建设给沿线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给沿线生态环
环境规制作为影响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外部变量,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目前均未达成共识。“传统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