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青少年而言,学校既是其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其健康成长和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校园安全则是保障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基础。然而,从近年来频频披露的校园霸凌新闻中可以看到,有些中学校园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安静、和谐与安全,校园霸凌发生的隐蔽性往往导致人们对此问题的忽略。但霸凌对学生的伤害却是真实存在的,它对身处霸凌事件中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因此,校园霸凌现象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遏制。本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市M中学的校园霸凌问题为例,从认知行为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分析上述问题,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分析和访谈,了解农村中学校园霸凌现象的现状,学校师生对校园霸凌的认知状况以及校园霸凌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等,并以学校为切入点,分析校园霸凌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最终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农村中学,校园霸凌行为发生较为普遍,且以言语霸凌和关系霸凌两种类型为主,同时,由于住校生较多,霸凌行为大都发生在宿舍、厕所等校内较为隐蔽的场所,具有很大的隐秘性。其次,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家长对校园霸凌现象的认知水平较低,一般将校园霸凌行为认为是学生间的小打小闹,不会予以重视和处理。再次,农村中学缺乏应对校园霸凌的管理机制和针对校园霸凌的安全普及活动,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方面缺乏相关教育。第四,校园霸凌发生后,对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观者和学校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健康发展。最后,国家缺乏明确的反霸凌立法规定。因此,要抑制和消除校园霸凌现象,既需要改变各个社会系统对校园霸凌的认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需要联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为校园霸凌贡献相应的力量,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