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研究大有语义化趋势,意义建构是语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强大的语义阐释力。第四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依托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科技时代。自然语言处理,包括语义识别、语义特征提取等,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性技术;技术进展依赖语义研究成果。因此,语义探索不仅可惠及语言研究,还可惠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语言之外的一些领域。广告语在其二次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广告语义研究有望启示广告语创作,促进二次传播。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相关研究对广告语意义建构(识解)的解读多局限于心理空间内容的界定,而未对心理空间中元素间的映射、压缩等识解操作进行详细解读。另外,现有研究将一则广告语的意义建构局限于一种概念整合网络类型,这值得商榷。鉴于此,本论文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人们如何识解广告语?2.人们对广告语的识解是否基于不同的概念整合网络类型?对两个研究问题的探索,旨在明晰广告语识解背后的概念整合机制。鉴于现有相关研究多采用内省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化访谈,收集了客观的广告语识解数据。研究第一步,设计提纲。提纲要求受访者对10条广告语的语义进行解读。第二步,收集数据。数据来源于36位受访者,他们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身份以及来自不同地域。第三步,分析数据。数据分析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进行,分别对广告语识解中涉及的心理空间、映射、压缩,以及四种概念整合网络结构进行了解读。对于第一个研究问题“人们如何识解广告语?”,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广告语的识解,是涉及商品、人类属性、广告语提及事物间的映射与压缩、以及不同概念整合网络类型的概念整合过程。具体地,广告语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心理空间内容多涉及代言人、广告视频内容、广告商品,以及广告语字段引发的语义联想。广告语意义建构中的映射主要包括投射映射和语用功能映射。投射映射见于商品、人类、广告语所提及的事物等范畴间,用其中一范畴识解另一范畴;如用商品属性识解人类气质。语用功能映射见于受访者将人们拥有的商品指代人本身,涉及用部分指代整体的提喻。广告语意义建构过程的压缩,见于根据相似性和因果关系进行的压缩,如根据相似性将广告商品属性与消费者属性进行压缩,根据因果关系将商品与其功能进行压缩。广告语识解中,成功的映射与压缩,可使消费者形成对商品的正面印象,促进其二次传播和广告促销目的。对于第二个研究问题“人们对广告语的意义建构是否基于不同的概念整合网络类型?”,答案是肯定的。本研究中,45.9%的识解基于简单网络,16.8%基于镜像网络,19.7%基于单域网络,17.6%基于双域网络。此外,应用数据统计工具SPSS V.21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广告语识解与学历和身份相关,与性别无关。本文对广告语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希望深化对广告语意义建构的认识,为概念整合理论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同时为广告语的创作提供语言学视角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