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合作和竞争行为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它们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并不存在主次好坏之分,虽然现有的经济学研究体系都是以“竞争”为主线的,但是人类的经济行为和相互关系中还包含着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合作”,“竞争”和“合作”这两者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明提升的动力。而且我们认为经济学的精神是互利、节约和均衡,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经济过程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合作形态更符合人类的终极价值。主流经济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包含了很多有关人类合作的重要思想,尽管它们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它们整理、归纳和总结,并且加以分析和探讨,为以研究人类之间合作行为为主线的经济学体系提供哲学基础,另外对建立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经济学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所提及的基于“合作主义”的“合作”不是指具体操作意义上的某一次或几次合作而是作为一种总体上的价值取向或价值观,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合作主义”就是以“合作”为价值取向去观察,分析人类经济行为中的合作现象。我们正是在这意义上体现了经济学研究重心从“竞争”向“合作”的转移。当然,“合作”经济学至少可以从两个层次展开,一个是方法论层次,另外一个是具体的合作经济行为。本文首先对经济学研究主线转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了学理上的论述,然后对主流理论经济学上四个主要体系中合作的经济思想和观念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评价,并且对合作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