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封丘县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广袤,人口众多,是我国经济发展、粮食种植和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封丘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省东北部,新乡市东南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光热条件较好,农业优势明显。封丘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及资源需求的增长,封丘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问题。尤其表现在:地区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旱、涝、风、霜、雹等自然灾害多发,其中旱灾是该地区首要的自然灾害;土地“三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土壤理化性质变坏,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农业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由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以封丘县的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农业综合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运用国内外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并通过对封丘县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结合地区农业特点,依据层次分析法数学化、系统化和模型化的思维原理,确立了地区综合特征、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和抗逆特征四个准则层及具体包括21个评价指标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内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同时,根据封丘县各指标实际取值范围,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采用通用方法和国家标准将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划分为五个等级,即Ⅰ级很健康,Ⅱ级健康,Ⅲ级亚健康,Ⅳ级一般病态,Ⅴ级严重病态,利用该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分析了封丘县2001-2010十年间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封丘县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若干意见和建议,可为地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亦对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研究年限内(2001-2010),封丘县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偏一般病态的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过渡的阶段,自2001年起,各年份间波动幅度不大,整体状况呈现出曲折、缓慢上升的利好趋势。具体分析地区综合特征、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和抗逆特征各指标十年间变化趋势可知,封丘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如下突出问题:耕地资源紧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始终处于一般病态水平;农业生态环境多变,对系统的稳定性、功能发挥影响明显;农田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相关的资金和建设投入不足,系统抵御干旱、洪涝等风险保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减弱;农业产值低,研究的十年间,封丘县农业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在08年之前一直处于一般病态的状况,之后随着养殖业、经济作物、市场需求等的转变,逐渐呈现出向亚健康、健康状态过渡的趋势;农业产出投入比有待进一步提升,其过度依赖于大量的人工辅助能,系统自身的效率不高。  针对研究结果与存在的问题,基于封丘县实际县情,本文提出了提高封丘县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建议与对策:一、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总量;二、以提高土壤质量为中心,加强农田建设;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系统抗逆能力;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系统结构组成;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坚持“科技兴农”。  
其他文献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淡水和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水质问题,并导致水华频发。铜绿微囊藻是常见的水华优势种,属于非固氮蓝藻。生态修复是有效控制水华的最佳途径。水生植被的恢复重建和生物操纵技术是两种常见的生态修复方式,但其控藻效果受到水体氮浓度的限制,同时受到温度、光照等重要生态因子的影响。为了阐明氮、温度和光照对水生植物和生物操纵控藻效果的影响机制,我们构建了溞-草-藻水生微宇宙模型,进行了
脂肪醇和有机过氧化物作为石油化工领域常用的危化品,具有燃爆危险性。它们对外部热源或者火源非常敏感尤其是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作为反应性物质,
由于资源利用的互补性、环境效益和土壤特征的改善,混合种植的森林可以有效地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可持续性。不同物种之间的互补效应和相互促进作用可能会导致地下根系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