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旨在改造国民性、塑造中国走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理想人格,这一思想对中国的封建伦理产生了巨大冲击,影响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对于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末民初,在中国国家主权受到威胁、封建制度解体、传统文化衰落的社会背景下,梁启超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提出了“新民说”。“新民”源于传统儒家伦理,意为革新民众的道德观念,以好的新我来覆盖旧我,梁启超继承了这一基本义,并在吸收西方一系列现代观念后,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民”内涵。《新民说》的主旨是为了实现从“奴隶性道德”到公民道德的转变。具体而言,新民以利群为最高目标,群体的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是公民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公德和私德两者相辅相成。传统伦理重个人私德,而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道德必须强调个人之于群体之公德。一方面,只有通过道德革命才能实现新民的任务。另一方面,实现道德革命的重要途径是人的“新”化和国家的现代化的运动;在此基础上,梁启超构建了体现现代民族国家公民道德的理想人格,即有进取心,有自由与民主观念,自强不息,遵守法纪,国家民族观念至上,拥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态。《新民说》的意义在于,在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新时代的伦理精神,既本于传统优秀伦理的继承,又在总体上吸收了现代价值观念;在启蒙与救亡之间也进行了理性的权衡,在弘扬个体的自由的同时,又强调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总之,《新民说》对于中国近现代伦理的重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对于今天社会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