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内涝频发,可用水资源短缺,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的背景之下,山地公园可持续雨洪管理逐步受到重视。本文对重庆主城15个山地公园中69个场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场地产流来源,并基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年径流控制率85%标准下的重庆市设计降雨量,以及《山地城市绿地和水泥道路径流系数的研究》中不同坡度绿地径流系数的试验值,进行场地各产流来源流量的计算与统计分析。将山地公园场地按照汇水组成特点分为三类,分别总结其雨洪特征与现状问题,并结合雨洪管理理论及实践基础的研究,探讨了山地公园中场地雨洪管理设计的景观策略与途径,得出如下结论:(1)受所处山位、场地周边地形、道路、管网及自身面积等多方因素影响,场地产流来源及流量存在差异。根据场地自身产流、周边坡面汇流以及连接场地的道路/管渠汇流三项主要产流来源径流量占比不同,可将场地分为自产流型、混合型及汇流型三大类型。(2)自产流型场地在坡顶、山坡和坡脚等山位均有分布。其雨洪特征表现为场地汇水主要来自自身,场地面积对总汇流量影响大,且场地面积与总汇流量为三种类型中最大。而现存在场地自产流大量外排,且与外部汇水隔离使汇流过程控制功能缺失的问题。因此,其雨洪管理设计应重点解决大面积场地的产流收集减排与外部径流引入受纳的问题。综合场地面积、原排水坡向及景观要素布局确定雨洪管理措施布局分区,分区内调整局部铺装及排水坡向,结合树池、草坪、绿化带等要素布设采集设施,并于区块低洼处建滞留池,外部管渠引流处设缓冲池,成分散采集,分散滞留格局。待径流减速并初步澄清后,传输至湿溏或蓄水池进行集中储存。(3)混合型场地分布于坡顶山鞍部位以及山坡与坡脚。其雨洪特征表现为,各产流来源流量平均,径流小而分散。现存在场地盲目进行边缘截流排水,忽视小股径流的积累利用的问题。因此,其雨洪管理设计应采取小股径流分散滞留,就地蒸发、入渗,特定情况下汇集利用的策略。在道路/管渠与场地相接处设缓冲池,在场地边缘布置带状设施截流坡面绿地与场地径流,并于截流设施低点设滞留池。场地有水景或面积大于4000㎡,可设传输设施将汇水集中储存利用。(4)汇流型场地只分布于山坡与坡脚。其雨洪特征表现为,坡面绿地与管渠汇流量占比大,径流多而集中,以管渠汇流最为突出;场地自身面积较小,产流少;周边绿地坡度大,径流大而快。现存在陡坡径流冲刷与管渠超负荷导致溢流等问题。因此,其雨洪管理设计应重视对陡坡冲刷与管渠溢流的防治,并将多余的汇水于场地外部储存。对20°以下坡面,采取分段埋设渗管、散点埋设渗井、整理地形成阶状或平台地等措施;对20°-40°坡面,采用斜台地结合截流沟、渗管模式;对超过40°坡面,采用砌石假山、绝壁落水等方式防止侵蚀并造景。同时,对坡度5°-20°,坡面汇水面积是场地面积10倍以上,以及坡度20°-40°,坡面汇水面积是场地面积的8倍以上的情况,应更加强调在坡面上进行流量削减。根据场地空间合理布置梯级缓冲池快速受纳并净化管渠汇流,并适当于上游选择管道交汇点、低点,或靠近自产流型场地、水塘、洼地等位置进行部分分流。应将汇水输送至外部较大型水体或蓄水池进行储存,避免全部就地入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