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家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开山之作《道德经》以其语言玄妙、语义艰涩、分章凌乱著称,但它借助了大量隐喻来表达其抽象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这一具有宗教意味的抽象概念。借鉴George-Lakoff和Mark·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介绍的隐喻理论,对通行本《道德经》中的隐喻进行了穷尽式的归类描写,通过描写发现常规隐喻中三大类结构隐喻:(一)“母”、“雌”“牝”、“根”的隐喻;(二)“赤子”、“婴儿”的隐喻;(三)“水”隐喻,它们在《道德经》整个隐喻系统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类女性隐喻在分章不明显的《道德经》中起着上下连贯的作用。《道德经》包含一个“母”为核心的连贯的隐喻体系,女性隐喻在经验格式塔的各个层次与“道”系统性对应,形成了以“母”的格式塔经验为基础系统的隐喻体系,老子通过构建该隐喻体系来阐释他心目中的“道”,“道”的基本特征则是隐喻体系的连贯性纽带。《道德经》大量女性隐喻的连贯性使用及其对“阴”性特质的倾向性选择,导致《道德经》思想成系统性且旗帜鲜明,在以“道”为核心的整个哲学体系内,其主阴宗旨从未改变。换言之,《道德经》哲学思想体系的总特征是“崇阴尚柔”、“守静”、“处下”、“无为”,有着“主阴”的明显痕迹,“主阴思想”成为整本书的哲学倾向。《道德经》中的女性隐喻和通过女性隐喻表达的“主阴思想”,都渗透到中华文化中并传承下来,积淀成为“文化基因”,成为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使用的隐喻也常常被引用或者化用,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思维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