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传统中药方剂玉屏风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玉屏风散分高(1%),中(0.75%),低(0.5%),剂量拌入饲料,从7日龄起分别饲喂随机分成的A组、B组、C组各组雏鸡,连喂12天,14日龄时用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分别于21、28、35、42和49日龄时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IBDV抗体;于21日龄和35日龄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于21、35和49日龄通过碳粒廓清实验测定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于21、28、35日龄时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2的含量;在21、28和35日龄,取十二指肠末段,空肠末段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肠道黏膜内免疫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肥大细胞以及PAS检测染色杯状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玉屏风散可显著提高血清IBDV抗体水平,28日龄时,中药高剂量组(A组)与中低剂量(B,C组)抗体水平差异显著。A、B、C、D(中药对照组)各组与E(免疫对照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35、42、49日龄时A组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B、C组显著高于D组,49日龄时3个中药组的抗体水平仍然显著高于D组;CD4+浓度及CD4+/CD8+值在21日龄时高、中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5日龄时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玉屏风散亦可提高鸡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各日龄A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D组,35日龄A组显著高于B、C、D组,49日龄A组极显著高于B、C、D组,B、C组在35日龄显著高于D组;血清中IFN-γ的含量在21日龄免疫后一周时,各投喂玉屏风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28日龄时,高、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包括给药低剂量组在内的其他各组(C、D、E组),35日龄时,A组仍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在免疫后第一周血清中IL-2含量高中剂量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 28日龄高剂量A组和中剂量B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仍极显著,35日龄时,高、中剂量组与其他组比较依然保持着显著的差异;21日龄时,各投喂玉屏风散组别,上皮内淋巴细胞数目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8日龄时,给药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35日龄时高剂量组的上皮内细胞数量依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雏鸡免疫后7天,给药高剂量组肠黏膜杯状细胞极显著高于给药低剂量组及对照组,给药中剂量组显著高于给药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免疫后14天,给药高剂量组极显著高于给药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免疫后21天,给药高剂量组杯状细胞数目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在十二指肠内肥大细胞数量,免疫后7天即21日龄时,投喂玉屏风散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数目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高剂量组显著高于给药中剂量组,28日龄时,给药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中低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5日龄时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且数目依A、B、C、D、E组依次降低;空肠黏膜内肥大细胞,相对比十二指肠要少一些,免疫后14天,给药高剂量组肥大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和两个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给药低剂量组与对照组D差异显著,免疫后21天,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且数目A、B、C、D、E组依次降低。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玉屏风散既可提高免疫雏鸡的细胞免疫水平也可以提高其体液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