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国民平均年龄提高,老年人数目增加,我国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数目的增加,许多相应问题随之而来,老年性疾病就是其中之一,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又是老年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方5cm水平之间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12%,占髋部骨折的45.26%。该类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可简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容易增加患者死亡率;早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安全的方法,术后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各种并发症,是治疗的首选。目前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已不再是骨外科医师的难题,但是近40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仍没有显著变化。学者们已经证实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与手术时机、性别、术前或术后的贫血有关,其中贫血是引起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以前的研究证实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实际的出血量与术前和术后检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得到的出血量相差很多,学者们意识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性失血。然而这种隐性失血是术前就存在的还是由于手术带来的创伤引起的,学者们并没有进一步研究。我们推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前就存在显著的隐性失血,并通过相关实验证明。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隐性失血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对照组)患者145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性36例,女性55例,年龄在56岁—92岁,平均年龄75.7岁,根据Evans-Jensen分型,Ⅰ型0例,Ⅱ型41例,Ⅲ型37例,Ⅳ型12例,V型1例;老年组(年龄≥65岁)83例,非老年组(年龄<65岁)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22例,女性32例,年龄在49-95岁,平均年龄73.1岁,根据Garden分型,Ⅰ型0例,Ⅱ型1例,Ⅲ型43例,Ⅳ10例;老年组(年龄≥65岁)48例,非老年组(年龄<65岁)6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为初次新鲜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并排除其他部位骨折、受伤前诊断为贫血、其他部位失血(如胃肠道出血)、术前输血治疗的病例。所有患者受伤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均行血常规检查,并记录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利用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两次红细胞压积(Hct)之差计算的失血量即为术前的隐性失血量。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团体t检验,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实验组)与股骨颈骨折(对照组)的连续三天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男女组之间、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之间的连续三天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Excel作图软件绘制直方图进行相关参数对比。结果:9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平均失血量利用Gross方程计算为552.4ml,平均血红蛋白下降22.1g/L;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平均失血量利用Gross方程计算为65.3ml,平均血红蛋白下降3.4g/L。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股骨颈骨折。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其中36例男性患者术前平均失血量利用Gross方程计算为547.2ml,平均血红蛋白下降20.1g/L;55例女性术前平均失血量利用Gross方程计算为555.8ml,平均血红蛋白下降23.4g/L。两组间差值无统计学意义;83例老年组(年龄≥65岁)患者术前平均失血量利用Gross方程计算为576.5ml,平均血红蛋白下降23.9g/L;8例非老年组(年龄<65岁)患者术前平均失血量利用Gross方程计算为302.6ml,平均血红蛋白下降3.7g/L。两组间差值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非老年组。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男女之间、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之间的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较多,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