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箍碎石桩复合体剪切试验与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因此变得十分迅速,其中道路建设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大江大河处,由于土质较差(多为淤泥质土或粉质黏土),因此工程在建设时会面临诸多挑战。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由于其综合了碎石天然特性与土工合成材料良好的强度及拉伸特性等优点而在软弱土地区广泛应用。目前对于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其稳定性分析的研究鲜有报导。然而,稳定性分析恰恰又是复合地基设计及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基于相似理论对筋箍碎石桩水平剪切性能进行研究,对其剪切变形机理及工程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所示。首先,基于相似原理,通过三种不同筋材抗拉强度、两类桩周填土(填土为砂时考虑其相对密实度、填土为软土时考虑其含水量)所形成“碎石-土工材料套筒-桩周填土”复合体的大型直剪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筋箍碎石桩复合体在的抗剪性能及其剪切变形特征。采用面积置换法对碎石桩抗剪强度指标进行计算,并将该方法运用于筋箍碎石桩复合体上。与此同时,对不同强度筋材下的筋箍碎石桩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拟合,并得到了抗剪强度指标随筋材强度变化的拟合公式。其次,针对试验材料的散粒特性,本文采用了PFC3D离散元数值软件对碎石、软土及筋材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标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元软件对筋箍碎石桩复合体大型直剪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离散元试验结果分析了筋材强度以及桩径等对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对室内直剪结果与离散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试验值对模拟值进行修正,以此得到了抗剪强度指标修正系数。以此对抗剪强度指标模拟值进行修正,并通过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公式反算得到了筋箍碎石桩单桩抗剪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模拟值反算后的桩体抗剪强度指标值与拟合公式计算的桩体抗剪强度指标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拟合公式的合理性。最后,应用于工程实例当中,对经筋箍碎石桩处理过后的路堤(公路边坡)及碎石桩处理过后的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区的路堤工程中采用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相较于碎石桩而言筋箍碎石桩处理过后的工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产业转移已成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之一,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福建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早,产业相关配套设施较为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实际情况下,各地区如何合理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
碱矿渣混凝土(AASC)具有快硬高强、孔结构优良、耐久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最具研究前景的新型绿色水泥材料。但AASC的抗碳化性能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OPC)差,埋置其中的钢筋容易锈蚀,因此有必要对其碳化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钢筋锈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激发剂类型(Na OH和水玻璃)、Na2O当量(3%、5%、7%)、水玻璃模数(1、1.2、1.5)和CO2浓度(0.03%、3%、20%)对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高速铁路是先进交通运输技术的代表,其开通提升了区域可达性,方便了人民的生活。我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世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二,高速铁路建设持续稳定推进。面对日益扩大的高速铁路网络,大部分人认为这将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质疑,认为高速铁路建设的高投资占据了其它产业的发展机会,区域经济发展会因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成为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高载客量的有轨电车的高效运行,对其提供优先通行权利,这对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和行车安全,以及对改善城市交通拥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有轨电车提供优先通行权利的研究有实时优先、被动优先和主动优先控制方法,但多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本课题研究了实用化技术,把优先控制算法程序化并嵌入仿真信号机软件中,通过接入道路微观仿真系统来验证有轨电车
轮胎-路面动力相互作用是路面行为分析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文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通过建立轮胎-路面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不同行驶状态下,从路面参数、轮胎参数和荷载三个方面对轮胎-路面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开展仿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子午线轮胎有限元建模。本文选用205/55R16型半钢子午线轮胎,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考虑轮胎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轮胎与路面接触的非线性,对轮胎结构进行合理
近些年,对各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并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历史街区在面临自然破败或是过度开发的过程中,历史遗存逐渐被破坏甚至消失,造成人们对当地文化与历史记忆的缺失。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具有深远的哲学基础,运用原型理念建立文化连续性以及重现场景记忆,营造具有深层精神内涵的场所氛围,是历史街区有机更新设计的根本途径。徽州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历史街
模块化是用来处理复杂系统并将其分解成更简洁的,具备互换性的基础模块的方法。它是由一个个可以独立设计,且可发挥独立功能的最小单元基础模块来组成复杂系统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一方面它解决了多品种、个性化与快速生产组织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它为公司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变革提供了动力。如今,它已成为汽车行业产品开发中必须考虑的重大战略。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模块化技术发展概况开展
各类挡墙在实际工程中都存在粗糙墙面的构造,与经典理论中理想条件下的光滑墙面存在差异。随着土压力各类试验的开展研究,因墙面粗糙导致的墙土间的摩擦对土压力的影响逐渐走入学者们的视线,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基于经典理论研究思路或主流直线分层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存在基础上的不足,作出了各种不合理的简化,难以从土体微观上对墙土间摩擦效应的发挥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研究墙土摩擦影响下土体微元的主应力在主动、
当前,我国镍渣总排放量近一亿吨,但仅有12%左右得到利用,大量未处理部分不但占用土地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将镍渣用于水泥混凝土中,不仅可节约成本,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基本证实了镍渣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但对镍渣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和钢筋锈蚀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镍渣为主要矿物掺合料,研究镍渣(NS)单掺(取代水泥质量的20~70%)、镍渣与粉煤灰(FA)复掺(总掺量50%,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具有高密实度、高耐久性与超高强度的新型水泥基材料,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得其在土木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UHPC中常掺入钢纤维,以提高其强度与韧性,但钢纤维仅能从细观尺度发挥作用,对UHPC中的微裂缝与孔隙缺陷无明显改善,而UHPC的水化产物大部分都是纳米尺度的C-S-H凝胶,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从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