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附子甘草为研究对象,基于HPLC及HPLC-MS/MS检测方法建立其水提物化学成分数据库,结合体外细胞试验检测不同来源31批次附子甘草水提物的抗肿瘤活性,建立附子甘草组效关系模型,进而基于该模型采用MIV法识别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活性成分配伍以及抗肿瘤新药的开发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建立了附子甘草水提物的HPLC检测方法。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洗脱程序、检测波长、柱温、流速六个因素进行考察,最终确定选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以5mM醋酸铵水溶液(含0.1%冰醋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0.4mL/min,柱温30℃。用建立的方法对31批次不同来源的附子甘草提取物进行检测,标定出30个共有特征峰。采用内标定量法,以氢溴酸高乌甲素为内标物,对该30个共有特征峰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以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为指标进行方法学考察,其RSD值均在5%以内,表明该方法重复性高,重现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24h内保持稳定。基于已建立的附子甘草提取物HPLC检测方法,联合使用质谱分析技术,对30个共有特征峰所对应的化合物种类、结构及药材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正离子一级质谱及二级质谱扫描所得到的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大量的文献调研,在30个共有色谱峰中,共定性出29种成分,其中18种来源于附子药材,均为生物碱类成分,包括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及非酯型生物碱;11种来源于甘草药材,包括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等。以31批次附子甘草水提物中30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为自变量,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因变量,建立了附子甘草PSO-SVR组效关系模型,并结合平均影响值(MIV)法对附子甘草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排序,选取MIV绝对值大于0.01的前15种成分,其中11种来源于附子药材,3种来源于甘草药材,1种未得到定性结果,模型识别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抗肿瘤功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