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平衡能力逐渐下降。研究显示,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发生跌倒的最主要原因。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跌倒发生也越来越多。在社区生活中,机体需要适应复杂的情况,同时执行多项任务的情况很多,而同时执行多项任务会增大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研究显示应用双任务训练的方式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但是双任务条件下,认知协调转换能力下降,个体会根据情境选择不同的优先级策略,而目前大多数双任务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平衡能力逐渐下降。研究显示,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发生跌倒的最主要原因。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跌倒发生也越来越多。在社区生活中,机体需要适应复杂的情况,同时执行多项任务的情况很多,而同时执行多项任务会增大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研究显示应用双任务训练的方式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但是双任务条件下,认知协调转换能力下降,个体会根据情境选择不同的优先级策略,而目前大多数双任务研究都是在固定优先级策略条件下完成的,很少注意到认知的优先级策略对双任务执行产生的影响,而研究发现改变优先级的双任务训练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效果可能更好。因此本研究综合已有研究的证据,探讨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目的观察12周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为在社区生活的老年人日常锻炼提供指导,为双任务训练改善老年人平衡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市社区老年人29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4)。实验组进行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照组进行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两组均每日训练45分钟,每周3次,共干预12周。干预前后进行单、双任务条件下的静态、动态平衡测试及跌倒风险评估。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运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测量COP前后向、侧向移动距离和COP移动轨迹面积;动态平衡能力测试运用5次坐起实验(Five Times Sit-to Stand Test,FTSST)、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10 m步行速度测试(10-meterwalkingtest,T10)、Y-Balance平衡测试及Balance-Check动态平衡仪测试;跌倒风险评估运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ABC平衡信心量表评估(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ABC)。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单任务条件下:12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COP移动距离和移动轨迹面积、5次坐起实验用时、起立行走测试用时、动态平衡仪(平均旋转角速度、最大旋转角速度)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明显减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0米步行速度、动态平衡仪得分、Y-Balance平衡综合分值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除COP侧向移动距离、动态平衡仪最大旋转角速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双任务条件下:12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的COP侧向、前后向移动距离与COP移动轨迹面积、起立行走测试用时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明显减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0 m步行速度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COP侧向、前后向移动距离与COP移动轨迹面积、起立行走测试用时、10 m步行速度干预前后相比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跌倒风险评估:12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BBS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ABC平衡信心得分实验组干预后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ABC平衡信心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研究结论1.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与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单任务条件下的平衡能力,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优于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2.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双任务条件下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并且训练效果可以转移到新的双任务中,而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的训练效果转移能力较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以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丧失为特征的衰老综合征,增加了老年人活动受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跌倒、骨折、残疾、独立性丧失和死亡风险。肌少症作为一种与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密切相关的疾病,应尽早加以预防以防止老年人出现功能障碍、失能和衰弱等不良后果。关于肌少症的最新研究中,“可能肌少症”替代了“肌少症前期”作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肌少症的新概念,此概念的更新
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职业转归,记忆功能障碍与其他多种功能障碍紧密联系,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的信心。目前,针对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比较多,但治疗成本较高、治疗效果有限。基于中枢神经的康复治疗方法相较外周神经的康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
研究背景:上肢运动障碍是脑卒中的主要后遗症之一,导致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生活质量降低,且康复效率低。脑卒中后,对患侧运动皮质区域(M1)的损害导致两个半球之间的不平衡,即健侧M1区的低兴奋性和健侧M1区的高兴奋性,导致相对较差的预后。因此,基于“半球间抑制(IHI)”理论,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被用于减少两个半球之间
了解天津市男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运动水平现状,探索提高踏蹬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一位运动员训练存在的问题,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的发挥,调动参与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训练内容和方法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水平,实现预定的训练目标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跟踪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六名天津市男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为调查对
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两种不同认知参与程度的双任务训练对社区老年人步行能力的影响,对比分析老年人在单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步态表现和步行功能改善的效果差别,尝试为社区老年人群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表现提供合理有效的双任务锻炼方法。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招募42名社区老年人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1)。两组受试者分别别采用不同认知参与程度的双任务进行干预训练,试验组进行认知
“一校一拳”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武术项目)为探析我国学校武术发展路径提出的新教学改革思路。旨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武术教学的发展,以习武之人总以某一拳种作为自己练习主要项目的经历为依据,选取各地域内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作为当地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教材,并将此拳种作为各学校校本课程持续开展。“一校一拳”由地方专业性院校牵头的武术联盟带领实施,近年来在
研究目的:本研究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通过分析受试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观察运动疗法康复训练老年对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疼痛、肌肉力量、身体活动能力、预防老年患者再次跌倒发生再次骨折有无积极作用。从而使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更好地恢复前臂功能和手臂功能,降低再受伤风险,以完善术后康复训练方案,寻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康复训练,为临床康复提供建议和参考。期望研究结果能
新时代,我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等方面,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依然是中国对外发展和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交流媒介。新时期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全局性的新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外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已经从一味强调外语学习者自身使用语言技巧能力过渡到通过语言的综合使用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进行语言交际的技巧和能力。开展专门面向体育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相关简易测试方法为切入点,通过研究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测试结果与发生跌倒的关系,建立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便于进行大规模筛查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判别模型,及早发现高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跌倒情况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我国老年人因跌倒造成的医疗卫生支出。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市150名60-70岁社区健康老年人,根据跌倒史调查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通过视
近年来,随着经济腾飞和我国女网球员在国际网坛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李娜获得法网女单冠军后,许多人将目光转向网球并开始学习网球。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网球课对网球进行普及,相对于校外的培训机构,学校网球课存在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现状。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网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多种教学法融合使用在网球普修课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丰富网球教学法,促进网球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