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东北铅锌矿成矿带位于杨子成矿域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内,西边以南北向的小江断裂为界、东面与黔西铅锌成矿带相接,南东以师宗—弥勒断裂为界,北止于四川边境;是云南省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茂租铅锌矿即是发育于此成矿带内的一个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主要受层位、褶皱及近南北向的茂租逆断层与北东向臭水井断裂控制,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及脉状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硅质白云岩中。其开发历史悠久,地质勘查工作开展较早,但对矿床研究程度弱,特别是对矿床的成因研究工作较少。本文以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年找矿行动计划项目《巧家茂租—白马厂地区铅锌矿找矿综合研究》为依托,在大量搜集该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详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总结研究,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茂租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茂租铅锌矿床的成因,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铅锌矿体呈层状及似层状赋存在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白云岩中,矿体产状大致与围岩产状一致,且与围岩同步褶皱,显示出矿体与围岩具有同时沉积的显著特征。2、含矿地层中发育有大量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燧石岩层及硅质白云岩,且与铅锌矿体的富集密切相关,根据宏观、微观特征反映出茂租铅锌矿的形成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密切相关。3、近矿围岩中常发育重晶石化、萤石化及硅化等围岩蚀变,根据宏观、微观特征反映出茂租铅锌矿的形成与热液叠加作用密切相关。4、根据茂租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镜下矿物结构构造特征,将茂租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热水喷流沉积期、热液叠加期、表生期三期。(1)热水喷流沉积期:晚震旦世—早寒武世由于基底断裂和同生断裂的活动而产生的上涌热源驱动海底热水喷流成矿作用,使基底含矿建造中分散的成矿元素随热卤水迁移到海底沉积形成贫矿体或矿源层。(2)热液叠加期:海西晚期,地壳的剧烈活动及基底构造产生继承性活动,喷溢出大面积的玄武岩。高温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热能,导致地层中的成矿流体活化转移至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形成铅锌矿床。(3)热液叠加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Ⅰ)黄铁矿—白云石阶段、(Ⅱ)黄铁矿一石英—方铅矿—闪锌矿阶段、(Ⅲ)白云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阶段、(Ⅳ)方解石阶段。5、通过研究总结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1)赋矿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和与矿物分配模式相近似,说明矿石中的稀土元素与围岩成因一致,两者具同源性。(2)铅同位素表明矿床铅锌可能来源于上部地壳和造山带内的各种沉积岩石,包括褶皱基底和沉积盖层的岩石。(3)茂租铅锌矿硫化物δ34S值与赋矿地层形成时代的海相硫酸盐的δ34S值非常接近,由此可见:茂租铅锌矿床的铅锌成矿物质硫可能主要来自与赋矿地层中的海相硫酸盐成矿物质硫。(4)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较低的含盐度,矿物的均一温度从129℃-210℃,说明矿床的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气体包裹体成分标示有大量还原性气体H2、CH4等,这标志着矿体形成于深水强还原沉积环境中。6、茂租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于热水喷流沉积—热液叠加铅锌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