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种植历史悠久,其籽粒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之为丢失的远古“营养黄金”。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藜麦种质资源引进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研究的课题,但藜麦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且籽粒产量低,国内引种受到限制。而其幼苗与同科的菠菜一样可用作蔬菜,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维生素、营养及矿物质。截至目前,国内对菜用型藜
【基金项目】
:
大同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043); 山西农业大学校市合作项目(2020HX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种植历史悠久,其籽粒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之为丢失的远古“营养黄金”。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藜麦种质资源引进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研究的课题,但藜麦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且籽粒产量低,国内引种受到限制。而其幼苗与同科的菠菜一样可用作蔬菜,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维生素、营养及矿物质。截至目前,国内对菜用型藜麦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试验初期测定了81份不同苗菜型藜麦种质资源营养品质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法及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20份综合营养价值表现较突出的品系;测定并比较不同采收期苗菜型藜麦营养含量变化,进而筛选最佳采收期,并对感官品质进行测评;采用SRAP标记分析20份苗菜型藜麦DNA水平差异,评价其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数字化的指纹图谱。本研究将为苗菜型藜麦种质资源分类鉴定和亲本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81份苗菜型藜麦各品系间营养品质差异较大。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7.93%,总多酚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45%,且籽粒为灰色的苗菜型藜麦中的总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红色;蛋白质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类间距离8处,可将81份参试材料分为八大类,包括19个材料聚成的高蛋白高糖分类群,10个材料聚成的高蛋白低糖分类群;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品系JQ-01649的综合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可作为叶菜类蔬菜食用,品系JQ-02275的综合营养品质表现最差,予以淘汰。(2)5个不同采收时期下,苗菜型藜麦的营养含量变化较大。随着采收时期的不断延长,蛋白质含量、硝态氮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多酚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它们均于第40 d时达到最大值;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为:30~35 d不断增加,35~40 d开始下降,40 d后呈直线上升,直到第45 d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3)不同采收时期的苗菜型藜麦营养价值不同。第40 d是综合营养品质最佳的采收时期,此时藜麦苗菜较为鲜嫩,口感好,最适合食用,但其单株鲜重小,产量低;第45 d是综合效益较高的采收时期,此时的藜麦苗菜营养成分含量较第40 d略低,其单株鲜重较大,产量高,可进行大批量采收;在第50 d时,苗菜型藜麦营养成分含量低,含水量也降低,茎木质化,不适合食用。(4)20份苗菜型藜麦的感官品质得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JQ-01649排名第一,其颜色较鲜艳,有光泽,口感脆嫩,无纤维感,稍有甜味,带有浓郁的蔬菜自身的香味;将苗菜型藜麦营养品质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与感官品质得分值做相关性分析,得出苗菜型藜麦的营养品质与感官品质相关性较强,相关性系数r=0.9187。(5)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25对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扩增出180个等位位点,其中168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到93.33%;引物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3670,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25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679,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845,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4372。20 份苗菜型藜麦品系中,3个品系存在特征SRAP引物,利用引物组合Me1-Em1和Me1-Em2,构建了20个苗菜型藜麦品系的指纹图谱。基于聚类分析结果,2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0~0.83,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20份苗菜型藜麦材料被分为四大类,第Ⅰ类群包括17份种质,第Ⅱ类群,第Ⅲ类群和第Ⅳ类群均含有一个品系,单独聚为一类。
其他文献
为快速鉴定糜子(Panicum miliaceum)资源,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为种质身份标识和溯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山西省272份糜子核心种质为研究材料,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85对SSR引物为检测工具,应用ID Analysis 4.0软件,构建材料的DNA分子身份证。主要结果如下:1.对85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发现20对引物可区分全部种质。用20对引物扩增272份糜子资源,共检测到等位变
为探究有机硒肥对黑糯玉米产量、干物重及各器官硒和其他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积累的影响,并查明黑糯玉米籽粒花青素、蛋白质、淀粉和糖对有机硒肥的响应,最终明确有机硒肥最佳施用方法,于2020—2021年连续两年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开展田间试验。以晋鲜糯8号玉米为供试品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喷施浓度0 mg/L(CK)、12.5 mg/L(F1-C0.5)和25 mg/L(F1);在喷施浓度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全球联系日益加深。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中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蔓延等因素导致国际环境愈加复杂,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面临严峻的挑战,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探索东莞经济空间及功能网络演化规律,对于东莞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以东莞1979-2020年的工商企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功能性丰富多样的非编码RNA,在植物的开花生长、生殖发育、逆境胁迫响应、转录及表观遗传调控与修饰等的生物进程中显示出非凡的可塑性。植物花青素的合成除了受到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环境因子等的调节之外,lncRNA也影响调控花青素的合成积累,而关于lncRNA参与调控甘薯块根花青素合成积累的研究尚鲜少报道。本研究以两个不同甘薯品种即“徐紫薯3号”(XZS3,紫薯)和
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生态功能的提升与生态产品的供给同等重要,探索融合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复合型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中生态网络的过分“自然化”倾向导致其社会功能被忽视,研究要素过于单一,对相关规划提供的支撑性不足,从而加剧了生态规划的被动性和弱势性。理论研究方面,生态网络的理论基础与建构方法均较为成熟。在理论基础上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连通性理论等;在建构方法上有
农业农牧废弃物绿色低碳综合利用是实现农业农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畜禽废水的不当处理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次生危害,严重制约农牧业绿色高效生产,同时影响人居环境。传统畜禽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微生物厌氧发酵等,存在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物质循环利用补充及能量释放不彻底等缺点。因此,建立畜禽废水高效处理工艺迫在眉睫。基于微藻培养的畜禽废水处理工艺具有碳-氮-磷同时减排及耦合微藻生物质制备的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的变化能够反映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是衡量植被覆盖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研究对象。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发展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及都市连绵区,研究其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及相应影响因子,对于在大湾区科学进行大尺度景观规划、推动区域绿地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及相应影响因
游憩是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游憩需求增长和游憩活动多元化品质化的趋势下,利用游憩资源保障高质量游憩空间的有效供给,对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和提高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新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发展,为城市自组织和适应性规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试图利用游憩轨迹和游憩图像数据,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剖析城市游憩行为和空间感知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本研究以行为地理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逆境生态条件严重制约了小麦的生产。根系作为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其生长状况决定着植物地上部的生物量。小麦作为禾谷类作物具有庞大的根系,对小麦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具有的重要影响及作用。通过解析根系的发育调控,改善根系结构,进而培育抗逆、稳产、广适的小麦品种,对确保我国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