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始终是刘震云写作中具有贯穿性的素材、意象、话语以及精神。这种与“故乡”的粘连状态不仅仅专属于刘震云,也同样体现在鲁迅、沈从文、阎连科、刘庆邦、余华、苏童等诸多中国作家的创作之中,是中国文学的特殊景观之一。刘震云的创作经历恰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重合,其创作手法、写作理念也因此发生变动,而他的“故乡”也随之呈现出形态、功能的阶段性变化。因此,对其故乡书写的梳理思考或许能为理解刘震云乃至这一代作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学资源整合、文学策略调整提供路径。以此为目的,论文尝试对刘震云的故乡书写进行分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总结每一时期“故乡”的审美内容及精神指向,力图通过对社会文化语境分析、对作者身份意识探究剖析其历次转向的原因并挖掘这一原因的共性价值。全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刘震云80年代的创作,指出这一时期“故乡”之于刘震云主要停留在创作素材层面,呈现为经验尤其是苦难经验的集中表述。由于缺乏足够的审美距离,作品虽激愤有余,但对苦难成因反思乏力、对生存苦难超越不足。第二部分以“故乡”系列为研究对象剖析刘震云90年代的创作,指出受精英身份的影响,他将故乡视之为话语,不再侧重对于故乡场景、经验的真实呈现,而致力于解构“故乡”所包蕴着的历史规训、权力规训,但过分自闭的精英姿态及其追求极致的叙事形式并没有使作品获得足够的关注、回应。事实上,这也是精英文化、先锋文学衰落的内因之一。第三部分通过刘震云影视改编与文本创作的参照,指出此阶段刘震云对“故乡”所采取的双重策略:一是从大众文化角度对故乡进行平面化、猎奇化,通过方言、民俗的大量展现,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一是坚持精英立场,故乡成为他探讨孤独、隔膜等人性问题的精神原乡。刘震云试图在市场与精英、经验与审美之间独辟蹊径,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诸种因素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抵牾仍时有出现。刘震云的故乡书写事实上包含着中国作家的转型经验,对其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