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下农村公共服务的参与式合作共治研究——以N市H小学的建设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将税收的征管与财政分开,这保证了中央在地方落实自己意图和调控地方政府的能力,削弱不同地区的政府收入,实现财政地区的均衡化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分税制改革实际上使国家财政制度逐步走向集权化,改变了财政包干时期的中央、地方财政“自收自支”的局面,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由中央实行转移支付来弥补。各种财政资金以项目和专项的方式向下分配而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财政支出手段,以保证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减少的条件下维持正常的社会公共领域建设需求。2006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收,以财政为核心的项目制更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威得以彰显,中央和地方的“条线”控制得到加强,重构了中央政府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央政府向农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近40年但是中国大部分偏远农村的公共服务依然非常落后,还是存在财政资源不足、改善渠道单一等众多问题,行政资源、财政资源的紧缺是当下基层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该论文主要研究政府在项目制的运作中社会不同群体的参与,通过对 N市 Z县的一所农村贫困小学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参与式合作共治为主要线索,考察在当下农村小学教育条件的改善中,项目制的运作过程和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逻辑。首先对 H小学的现状、历史发展、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场景描述,还原该小学的规模和环境;其次,通过“事件过程分析法”将 H小学的建设过程按照事件和逻辑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四个参与主体:学校领导、村委会及家长、政府、社会精英,通过项目的下达到申报成功直至项目建设完成,这一系列过程展现出参与主体的不同行为特征。  文章属于个案中的实地研究,主要利用事件过程分析法,按照事件的发生时间顺序场景描述案例的发生过程,采取田野调查和访谈的手段了解事情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细节问题。在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法等途径。通过对 H小学建设过程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参与主体的行为逻辑,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在新时期的政府治理、社会治理过程中,除了一些“硬性任务”或者指标,下级单位在面对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时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积极与其他行政部门竞争有限的财政资源,吸引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的公共资源来共同努力完成社会公共项目的建设。以此表明,在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可以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多个参与主体共同协作的方式,致力于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构建。  第二,在多个参与主体的合作完成项目制的建设打破了在传统项目制的运作过程中由政府主导、下级配合完成项目的模式。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传统治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多个参与主体的共同行动不仅完成了预期的项目计划和目的,而且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衍生了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政府对社会的治理已经由政府主导下、下级政府配合完成的传统行为模式开始逐步演变为政府指导、下级部门配合政府部门、社会群体、广大人民的广泛参与,社会群体和人民群众不仅是项目建设过程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重要的行动主体。  第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处处展现出人民群众和社会领域中各个参与者的力量,他们不仅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执行过程,而且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项目建设中的主人,政府领域外的社会群体热心参与社会治理主体意识增强,开始维护自己的参与权利和参与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分析和参与主体的行为解读,分析各个行为主体参与项目的过程和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探究这一新型参与方式的独特性。
其他文献
本文在介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概况的基础上,详细解析其重要著作《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一书,分章节、有重点、理论结合实例,逐层推进对特纳仪式理论的理解。结合书中的重
学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现代化转变的切入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之大的国家,河南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
关于环境法的法域归属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从而制约着环境法学理论研究和环境法的立法活动。随着社会法的勃兴,现代法治已从过去的公法、私法二元法律结构发展为公法、私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