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谢和致歉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仅次于问候和告别的两种重要的礼貌行为。现代汉语(含方言)中有丰富的致谢/致歉表达式(包括致谢/致歉程式语、致谢/致歉词)。它们可以根据所用致谢/致歉策略的不同划归不同的类别。跨语言地看,致谢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道歉、归功、赞扬、承诺、责备、关心、祝愿等。致歉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担责(含自责和认罪)、求谅、承诺、供偿、解说、劝说、关心等。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道歉类、归功类、赞扬类;致歉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担责类、供偿类、解说类。本文通过对汉语中34个致谢词和30个致歉词的历史形成和相关演变的考察,揭示: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致歉词往往是从汉语史上的致谢语/致歉语(或其一部分)词汇化而来的。其词汇化的动因是:1)致谢/致歉语因为常用而发生语音或形式磨损,致谢语力下降,这使说话人尝试通过在原致谢/致歉表达式上附加程度修饰语,或者把同义致谢/致歉词叠合在一起,来强化致谢/致歉语力。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含程度修饰语或由它词复合而来的新致谢/致歉表达式(的一部分)被词汇化。2)某种间接致谢/致歉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引发致谢/致歉语内部组构成分的省略、倒置,从而导致其中的关键部分经历句法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和语义上的重新解读而获得新生。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会导致相关表达式的语类转换(比如“惭愧”的[形→动]演变、“罪过”的[名→动]演变、“得罪”的[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演变等)。经过句法重新分析和语义重新解读而获得的新用法经历语境扩展(比如从个别作家作品扩大到多数作家作品,从书信体扩展到一般书面语体),最终被当作单词,储存进汉语词汇系统。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包括汉语、日语在内的很多语言呈现出的一大批一词多义/多用(兼有“谢谢”和“道歉”两义,或身兼致谢和致歉两种用法)、语义演变(从“道歉”义引申出“谢谢”义,或从致歉用法发展出致谢用法)、两语共答(致谢语和致歉语用同一个应答语来回应)现象,以及致谢行为和致歉行为伴随同一个副语言,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起源于真诚条件的相通性。很多时候,致谢者在对施惠方怀有感激的同时,也会因“无功受禄”或施惠方地位高于自己而感到愧疚,这跟致歉者因冒犯对方面怀有对对方的愧疚是相似的。所以,在崇尚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如汉族和大和民族等民族)的母语(如汉语和日语等语言)中往往有通过道歉来间接致谢的语用策略。这种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日语等语言中出现上述一词多义/多用、语义演变、两语共答现象。而且,崇尚含蓄内敛的民族,更常用述事、表情、责备来间接致谢。相应地,其母语中更常出现述事类、表情类、责备类间接致谢/致歉语(的一部分)向“谢谢”义或“道歉”义动词词汇化的现象。间接致谢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谢行为与道歉、赞扬、承诺、责备、祝愿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间接致歉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歉行为与责备、请求、承诺、解释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请求之前先行致谢/致歉的语用法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方言中“得罪”、“罪过”、“生受”、“难为”等词兼具致谢语和请求语两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