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撑,借着市场经济的东风,我国资本市场掀开崭新的一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资本市场进步显著,融资方式不断创新,由最初公开发行发展到配股,都为上市公司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全球范围内的高速资本流转模式开启,迫使上市公司寻求更快捷、更低成本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公开发行、配股无法满足上市公司新的融资需求,因此,上市公司探索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定向增发。定向增发与公开发行、配股等融资方式对比,具有发行成本低、无业绩限制、核准时间短、易被核准等优点,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受上市公司青睐。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种类不断丰富,其中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具有融资和并购双重性质,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吸收优质资产注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属上市公司重大交易事项,会对上市公司产生财务效应。目前,我国在定向增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局限于公告效应、股价效应、股东财富效应等,所以,应将财务效应作为定向增发研究的切入点。开展对定向增发财务效应的研究,将有利于判断定向增发成功与否和评价定向增发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且操作性强的定向增发方案并顺利实现定向增发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上市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明确鼓励上市公司采用定向增发股份作为支付对价收购优质资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平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再者,上海市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14]9号),响应“十二五”期间国家宏观政策呼吁。所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时研究逐渐运用于实务层面的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财务效应意义更加重大。本文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理论部分,回顾了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财务效应、资产注入与上市公司财务效应的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提出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的含义,归纳总结出资产注入的方式和定向增发的类型,从而衍生到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的研究上,具体介绍定向增发的目的,再而引出委托代理理论、监督效应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效率理论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案例部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上市公司,选择的样本是隧道股份。隧道股份2011年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发行股份顺利完成资产收购,并通过优化整合,为隧道股份带来良好的财务效应。因此,本文站在交易主体角度,从公告及年报中搜集资料和整理数据,对标的资产质量、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财务业绩、股票和股东价值进行分析。标的资产质量分析:标的资产注入后,原属产业链中存在竞争的业务由两家企业合并为一家,并植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产生经营协同效应,消除了同业竞争,隧道股份市场竞争力增强,净利润增长,资产质量提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财务业绩对比分析:从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能力展开,深入分析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产生的财务效应,分析表明公司偿债能力增强,营运效率加快,盈利能力上升,发展能力提高。股票和股东价值分析:采用事件分析法得出定向增发公告日前后上市公司股价变动显著;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股东拥有资产的价值转变为持股价值,价值计量指标实现证券化,股价上升,股东价值提升。综上所述,隧道股份定向增发是成功的,顺利实现上市公司收购优质资产,改善主营业务结构,提高盈利水平,提升标的资产质量的目标。最后,总结定向增发的经验,并给计划或准备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提供几点建议。本文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从交易主体角度,运用定量与定性、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分析定向增发产生的财务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隧道股份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是成功的,产生了良好的财务效应。本文可能的贡献是,构建起从交易主体角度研究定向增发财务效应的整体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