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齿叶矮缩病毒侵染下褐飞虱培养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7792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由介体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该病毒引起的水稻齿叶矮缩病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为研究RRSV与介体褐飞虱的互作关系,我们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测序平台对未感染病毒的和两个不同感染时间的褐飞虱培养细胞进行转录组的测序。测序结果如下:1.通过测序组装共获得64,888条Unigene序列,其中26,904(41.46%)条Unigene序列的NR比对结果显著。统计同源蛋白的物种来源结果显示,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同源的序列最多,占到15.50%;豌豆蚜(Acyrthosiphonpisum)第二,占到 8.31%;第三是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占 7.75%;佛州文昌鱼(Branchiostoma floridae)第四,占 6.31%。2.与未感染RRSV的细胞相比,受该病毒侵染的细胞有1,753个基因表达差异,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280个,下调表达基因473个。受RRSV侵染1天和4天的细胞间存在1,23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919个,下调表达的基因320个;未受RRSV侵染的细胞和RRSV侵染4天的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1,374个,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1,044个,下调表达的基因330个。3.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受RRSV侵染1 d与侵染4 d的细胞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相近。对RRSV侵染1 d和4 d的的褐飞虱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通路分析,结果显示:MAPK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的基因只在RRSV侵染初期时有差异表达,推测侵染1 d时,褐飞虱细胞启动一系列的反应来对病毒的侵染进行应答;另外细胞中关于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病毒致癌作用,吞噬体,剪接体,溶酶体,黏着连接等基因只在RRSV侵染4 d时表达有差异,推测RRSV对褐飞虱的侵染是致病性的。4.对病毒侵染后持续上调表达的GroupF组中的13个Unigene进行RT-qPCR验证,结果显示10个(76.92%)Unigene与转录组分析的表达趋势一致。根据NCBI非冗余蛋白数据库(NR database)BLASTx(E-value<1.0E-5)对13个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有两个Unigene可以比对上已知的同源蛋白,分别为s-3.comp41631_c0_seq1对应的意蜂(Apis mellifera)的假设蛋白LOC409594(DNAJC14)和s-3.comp41630_c0_seq1对应的肩胛硬蜱(Ixodes scapularis)的假设蛋白IscW_ISCW005027(ISCW005027)。体外合成这两个基因的dsRNA并转染褐飞虱细胞,结果表明,转染这两个基因都会降低RRSV的积累量。在褐飞虱虫体的干扰实验表明,抑制ISCW005027基因后,褐飞虱带毒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但病毒量相比对照组上调;而干扰DNAJC14后,褐飞虱带毒率降低,且RRSV积累量相对下调。5.另外,我们将测序序列的拼接结果与病毒基因库进行比对,发现疑似李氏蜘蛛病毒(Lishi Spider Virus,LSV),三峡水黾病毒(Sanxia Water Strider Virus,SWSV),马器质性脑病病毒(Equine Encephalosis Virus,EEV)这三种病毒序列。经检测,确定有这三个病毒的存在。通过体外克隆序列拼接,得到LSV的序列7122 bp,SWSV的序列3153 bp,EEV序列的1075 bp。对实验室的褐飞虱虫体和新培养的细胞进行这三个病毒的检测,均未检测到EEV,推测EEV不是褐飞虱虫体的内源病毒。
其他文献
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NCEP和JRA-5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5个常用的东亚夏季风指数,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类典型的季风指数与东亚夏季风主模态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统计方法探讨东亚夏季风主模态对应的降水、环流异常特征和可能的热力驱动因子。最后,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提供的31个全球气候模式的历史模拟试
本文利用NCEP/NCAR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全球预报系统)资料、卫星雷达和气象站观测资料等,借助WRF模式对2016年7月19日前后发生在华北中南部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以下简称为“7·19”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模拟研究,重点讨论暴雨的维持条件及内部低涡系统的演变机制。“7·19”暴雨发生于有利于华北暴雨维持的“东高西低”形势下,深厚的低值系统和加强北抬的西南
棘豆属植物在我国西部草原及荒漠区分布广泛,是草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部分种因含有生物碱——苦马豆素(SW)而带有毒性,牲畜采食或误食后会发生中毒,因此被称为棘豆毒草。有毒棘豆是引起草地毒草化的主要植物类群,给草地环境和农牧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在多数棘豆毒草中,苦马豆素是由与植物共生的内生真菌U.oxytropis产生的。但是目前,内生真菌及苦马豆素含量受何种因素影响还不得而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节约能源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由于核电厂对于安全性的特殊要求,核电厂的抗震分析及设计标准和要求比普通民用设施更为严格。核电厂厂房本身具有刚度、重量都很大的特点,土壤-结构相互作用(SSI)会对建造于
本文针对某一型号水泵进行了设计开发。在设计中通过有限元法对水泵的结构进行仿真和分析,根据仿真结果指导水泵设计。在满足强度要求和振动标准的前提下,力求使成本更低。最
地质数据具有较强的空间性,三维可视化能更好的体现其空间特性,对地质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地质数据主要来源于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的数据采集,提供便捷的移动端三维工具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移动端的地质三维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着眼于移动端地质三维的可视化,主要包括: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以及地质符号的三维可视化。考虑移动端有限的存储与计算资源,文章本着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存储的原则进行分析设计。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研
甜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果实是甜瓜的食用器官。因此甜瓜果实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一直是育种家们共同关注的目标。甜瓜具有广泛的表型与遗传多样性,不同材料之间的果实和种子差异很大如大小、颜色和形状等。利用不同的材料配置作图群体,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对果实与种子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挖掘控制果实和种子相关性状的优异基因,不仅有利于解析其遗传基础与调控网络,而且也将为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
随着航天活动的迅速发展,使用低成本的微纳卫星进行空间探测成为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微纳卫星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要完成复杂的空间探测任务,
球囊线蚓Enchytraeus bulbosus Nielsen et Christensen隶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环带纲Clitellata、线蚓科Enchytraeidae是危害名贵中药材西洋参的新地下害虫。关于球囊线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