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在已有的21株分别筛选自纳豆、豆豉、酱油半成品的纤溶酶产生菌中,选出产纤溶酶能力最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初步鉴定、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纤溶酶的分离纯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为了获得纤溶酶的高产菌株,该论文对从豆豉、纳豆和酱油半成品中分离得到的21个菌株进行初筛、复筛,获得了纤溶酶产量最高的菌株WMⅠ1.经初步鉴定可推断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可能是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了提高该菌株的产酶量,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培养基优化,最佳氮源为带鱼蛋白胨,浓度为3﹪,另外加入0.5﹪的酵母膏;最佳碳源为水溶性淀粉,浓度为3﹪;加入无机盐K<,2>HPO<,4>:KH<,2>PO<,4>=0.6﹪:0.1﹪,MgSO<,4>=0.1﹪,CaCl<,2>=0.04﹪,MnCl<,2>=10<-4>mol/L;加入青霉素0.01﹪.发酵产酶最佳条件为:100mL三角瓶中装液量40mL,调节培养基初始pH为6.0,接入经过24h培养的种子培养液1﹪,在37℃下进行培养.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酶,可获得最大产酶活力为2345IU/mL,最大比酶活力为278IU/mg.比较盐析-凝胶层析法和超滤-凝胶层析法进行豆豉纤溶酶分离纯化的效果,结果用盐析-凝胶层析法进行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可从406mL发酵液中最终得到295.5mg精品酶,比酶活力为1463.5IU/mg,纯化倍数达44.1倍,但同时酶活损失较大,达到59.9﹪;超滤-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纤溶酶,可从500mL发酵液中最终得到822.7mg精品酶,比酶活力为753.6IU/mg,纯化倍数为19.6,酶活力回收率为60.9﹪.超滤-凝胶层析法比盐析-凝胶层析法的工艺路线大大简化,操作时间更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硫酸铵,节省了成本.在不需要得到非常高纯度纤溶酶的情况下,超滤-凝胶层析法是可取的.经过分离纯化,可得到分子量大小不同得两个纤溶酶.通过SDS-PAGE电泳可以得知纤溶酶1、2的分子量分别为52783和46970.其中纤溶酶活性较高的纤溶酶2的酶学性质如下:最适反应pH为7.0;酶活性在pH7-8范围内最稳定,pH4以下酶活力为0,pH8-10范围内相对稳定;在37℃-45℃范围内,纤溶酶活性最大;在15℃下酶的稳定性很好;Hg<2+>会使纤溶酶活性大大下降,Fe<3+>和Li<+>对酶有非常显著的激活作用;以酪蛋白为底物时,Vm=90.89μg/mL*min,Km=31.78μg/mL,纤溶酶2催化的反应受到底物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