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式德育,是德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改十多年来,对话式德育的理念虽然逐渐深入人心,但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对对话的理解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对话式德育课堂的建构也存在很多误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式德育课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德育改革十年后,反思与探索对话式德育课堂的内涵,追问对话式德育课堂的建立,是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使中小学德育课堂回到孩子们的德性成长的旨上来,是必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课堂观察法和教师访谈法进行研究。在厘清了对话式德育课堂的精神意涵的基础上,走访了南京市6所公立小学,通过视频资料观察了分布于杭州、武汉、徐州、广州乃至新疆的10余所不同小学的品德课堂实录,客观真实的呈现了对话式德育课堂的实存样态。研究发现,现存的德育课堂虽已具备了些许对话精神,教师在课堂上也试图实现尊重、信任和充满关爱的师生关系,努力抓住时机促成学生对话,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还有一定的距离。课堂中还普遍存在一些对话的形式化现象:对话形式化为问答;对话仅仅停留在表面性参与的热闹层面,缺少思考和理解;对话被当成是一种教学的方法,看重对话的外在形式等。这样一来,平等、倾听、生成等对话精神,都迷失在语言对话中,难以找寻他们的踪迹。对话式德育课堂难以深入开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师生受传统“教”、“学”惯习的影响难以达成对话式德育课堂的精神要求。加之,教师权威控制的存在阻碍了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对话素养的欠缺使对话停滞在言语层面,以及学校体制的阻碍使对话式德育课堂的发展举步维艰。尽管,对话式德育课堂的深化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只要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愿意领悟对话的精神,乐于把对话的理念付诸于自觉、主动、积极的实践中,对话式德育课堂的真正实现就不是一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