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由海水富营养化导致的赤潮灾害频繁发生。其中部分赤潮能够产生藻毒素,通过食物链传递污染贝类等海洋生物,潜在威胁贝类水产品安全与消费者健康。作为世界贝类养殖大国,我国贝类养殖业在海水养殖经济中位居首位,直接影响着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但现有的贝类毒素检/监测技术相对落后,毒素监测体系尚不完善,贝类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本论文以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 DST)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初始藻细胞密度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 (IP797)培养体系,监测其生长曲线与胞内外毒素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纯化等方法获取DST毒素,应用固相吸附毒素跟踪(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 SPATT)技术,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聚合树脂吸附腹泻性贝毒的动力学过程及影响机制,结合扫描电镜及气体物理吸附仪等仪器对HP20树脂进行表征,探讨树脂吸附毒素的物理学机制;室内模拟紫贻贝在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水体中滤食和累积腹泻性贝毒的过程,探讨悬浮颗粒物对贝类累积毒素过程的影响:室内模拟紫贻贝滤食利玛原甲藻的过程,并利用SPATT方法监测腹泻性贝毒,初步探讨了SPATT监测结果与贝类染毒之间的耦合关系。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的批次培养条件下,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周期在70 d以上,单位细胞OA和DTX1毒素的含量在对数生长期较低,在稳定生长期达到最高水平;培养基内利玛原甲藻细胞的毒素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在稳定生长期达到最高水平。(2)HP20树脂能够从海水中快速吸附腹泻性贝毒OA和DTX1,应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该吸附过程。HP20树脂在中盐度(13.5)海水中主要通过膜扩散机制(表面吸附)吸附毒素,吸附速率最快;在高盐度(27)海水中主要通过孔内扩散机制(微孔吸附)主导吸附过程,吸附速率最慢。文章首次揭示了海水盐度对树脂吸附腹泻性贝毒的影响规律,并证实了OA和DTX1毒素分子在高盐度海水中能够进入树脂的微孔和小尺寸介孔(2-10 nm)。(3)紫贻贝能够从海水中直接滤食溶解态的OA和DTX1毒素,且悬浮颗粒物能够促进贝类累积毒素的过程。紫贻贝通过代谢转化将累积到体内的游离态OA和DTX1毒素快速地转化成酯化态形式,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固相吸附毒素跟踪(SPATT)技术能够很好地实时监测水体中的腹泻性贝毒,但其吸附的毒素浓度与贝类累积毒素含量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海水养殖区腹泻性贝毒监测预警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保障贝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