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造成了不断加剧的资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产业共生、基础设施共享和物质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模式。生态工业园已成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本论文依托环保公益项目“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方案研究”,在全面查阅和系统研究国内外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特色、评价模式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高新区以及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四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环境绩效的回顾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式,挖掘了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环境绩效改善和污染减排的途径和动力。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 (1)通过调查和汇总分析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高新区以及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资源节约、污染减排、产业共生、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及工程措施等,采用以熵权法确定权重、结合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包含5个标准层、44个指标要素的环境绩效回顾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式。 (2)通过对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03-2012年环境绩效的回顾性评价知,纵观园区整个发展历程,从2003到2012年,开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生、基础设施共享以及企业管理水平随着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整体呈现好转趋势,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同时,环境绩效与生态工业园创建阶段呈现明显相关关系,环境绩效变化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分为前期筹划阶段、中期生态产业建设发展阶段以及后期生态产业发展壮大阶段三个阶段,并且三个阶段的环境绩效改善方面有各自特色:环境绩效前期改善缓慢,建设发展期改善显著,后期环境绩效的改善速度放缓。 (3)利用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回顾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式,结合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程技术和建设项目的调查研究,论文全面回顾性评价了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绩效。结果表明:清洁生产、产业共生、基础设施共享是生态工业园污染物持久减排的主要途径,产业共生和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园区污染减排的内生动力;与全国工业减排绩效相比,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COD、氨氮、SO2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减排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1%、0.07%、21.39%,其排放强度的削减率分别高于全国水平24.1%、23.9%、37.8%。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的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12.2%。 (4)对张江高科技园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回顾性评价比对中,其环境绩效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3087、0.4625、0.5830、0.7155。四园区普遍具有生态环境好、资源利用质量高、管理较为完善等优点。 (5)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工业园是提升区域环境绩效最佳模式,应在全国予以推广;清洁生产、产业共生、基础设施共享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主要减排途径,因此生态工业园需进一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提高企业节能减排实施力度、强化产业共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加强基础设施共享,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