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近体诗中的对句艺术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了1051首近体诗,其中,绝句为138首,律诗为778首,排律为135首。作为诗歌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杜甫的近体诗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杜甫近体诗的研究可谓是车载斗量,但大多是从杜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探讨,而忽视了从对句的数量和位置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本文以古田敬一的对句的象征性和朱光潜的诗学理论以及叶嘉莹的诗歌的“象喻性”为理论指导,在对杜甫近体诗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统计每首诗中对句出现的位置和使用数量,总结杜甫使用对句的特点,并对其对句使用的模式进行探究,以期达到在理论方面对有关研究稍作补充和完善,深化人们对杜甫近体诗的艺术价值的认识,使人们更为合理地考量和评价杜甫的作品。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杜甫近体诗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正文,正文第一章,主要从杜甫绝句中对句的位置和数量,密集、常见意象的巧妙建构,由虚到实的意境开拓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探讨了对句模式的使用原因和后人对其模式的评价。第二章,主要从杜甫四韵八句律诗中对句的位置和数量、意象的疏密相济和沉郁感情的节制抒发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杜甫对句中意象的象喻性、集大成和求新变两方面的成就进行讨论。第四章,主要从排律中对句的位置和数量,整散相间、张弛有度的写作脉络,运古入律、以赋入律的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对杜甫晚年大量写作排律的原因进行探究。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杜甫近体诗的对句艺术,并肯定其研究价值。本文希望通过从分析对句位置和数量这个角度对杜甫近体诗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杜甫近体诗在对句艺术上有自己独特的模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客体就是无形的知识产品。著作权法作为知识产权法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作权(或版权)制度是随
汉赋是汉帝国的时代产物,是两汉的“一代之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而作为“一代之文学”最为典型的代表,汉大赋在汉代发展尤为迅速繁荣。汉大赋的“大”,不仅表现
<正>中国的古建筑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
朱天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新电影”领潮导演侯孝贤的御用编剧。与台湾新电影所倡导的朴素自然、淡雅幽静的美学理念一致,朱天文的电影文学创作也呈现出细腻抒情、淡泊悠远的
“除夕”作为节日发展至唐代,已成为年终大节,深受人们重视。唐人有关除夕题材的诗歌,《全唐诗》录有120首。本文试将唐代活跃而丰富的除夕节日民俗与诗歌创作相结合,对除夕
民国旧体诗词研究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里,但是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有待填充。本文的研究对象稊园社自1911年正式成立以来,
金裕贞(1908-1937)和莫言(1955—)在中韩两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金裕贞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进行创作,但他的作品却极大地推动了
满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是满族形成、崛起、壮大的地区,蕴涵着广博深厚的满族文化遗存和内涵。东北满族民间故事生成于满
吕留良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从事文章评点和古文编选工作多年,著作丰赡。在思想上可谓和同时期黄宗羲并驾齐驱。因受清初文字狱影响,鲜少为人注意。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对其理学
端智嘉(1953-1985)是当代藏族文坛的一颗明星,他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充满传奇色彩,他为人处世特立独行,文学作品新颖独特,学术成果特色鲜明,在当代藏族文坛上演出了一幕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