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过敏性紫癜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新发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尿液检查异常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和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对照组为25例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33含量,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 G、Ig A、Ig M和Ig E)的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调节T细胞和B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细胞比值。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运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的比较,运用Pearson相关检验方法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HSP患儿组急性期血浆IL-33水平为(395.84±111.72)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7.42±77.47)ng/L],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1.601,p<0.01)。HSPN儿童组急性期血浆IL-33水平为(393.21±98.99)ng/L,NHSPN儿童组急性期血浆IL-33水平为(404.07±121.56)ng/L,HSPN组和NHSPN组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1),HSPN组和NHSPN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患儿急性期血浆IL-33水平与外周血血清IgA、Ig M、IgG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49,0.351,0.357,P均<0.05),而与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调节T细胞和B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细胞比值和血清Ig E水平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0.003~0.268,P均>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IL-33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血清Ig M、Ig G、Ig A水平变化正相关,提示IL-33的异常增多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为过敏性紫癜治疗提供了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