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1932年是民国成立后的最初二十年,中国知识分子纷纷远离家乡、前往大城市,甚至到国外求学、考察,还有的因为政治原因赴他国避难,他们在游走四方的同时,游览大好河山,并留下了许多游记文字。这些游记翔实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游途中的心路历程。本文拟对1912-1932年的游记创作进行梳理,试图通过对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周恩来的《旅日日记》、《旅欧通信》、徐志摩的《欧游漫录》、巴金的《海行杂记》、郭沫若的《今津纪游》、郑振铎的《山中杂记》等作品进行分析,从中考察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和对社会、政治、文化的认知,并进一步探讨这一时期游记创作的文学史价值。本文共分五部分。1、剖析1912-1932年游记创作的背景与作者情况。其中历史文化和时代思潮的背景是游记作者形成不同于其他时代游记作者的情感和认知的原因,作者身份的不同是此时游记创作的关注点呈现个体化差异的原因。2、呈现1912-1932年游记创作所表达的作者情感。主要包括:①游观中大胆而热烈的情爱表达;②英国感伤主义的影响、身处他乡的境遇和政治的原因造成游记作品浓厚的伤感情绪;③游观中的家国之情:对国家落后、列强侵略的愤怒,以及沉重的乡愁。3、展示知识分子在“游”中的视野。该部分对作者笔下和谐美妙的自然世界、丰富广袤的社会万象和不拘一格的政治观察进行呈现,并由浅入深地分析内在的形成原因。4、缕析知识分子在“游”中的文化心态。中国知识分子在感受现代文明、吸取异域营养的过程中,存在传统与开放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5、评述1912-1932年游记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它们不仅开启了现代新型游记,而且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众多作家个人的文学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它还是现代报告文学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