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生态建设对植被恢复和干湿度的影响评估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治理自1950s初一直在进行,在历史也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生态建设相比较,后者规模和力度远远超过前者。1999年之后,陕北大量坡耕地退出耕种,或进行植树造林,或自然撂荒转化为草地,或通过工程措施建设成为梯田。同时植树造林活动也广泛地展开,封山禁牧得到大力推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给陕北生态环境带了极大的改善,促进了植被恢复,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大量学者对于生态建设在土地利用变化、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粮食生产、农户生计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在精准详细的土地变化过程、对于区域干湿度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不足,对于植被恢复后陕北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也需要加强研究。本文采用多源数据,90年代耕地分级数据、1∶100万植被数据、2000-2010年统计数据、2000-2012年气象数据、2000-2012年MODIS数据、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野外调研数据,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回归分析和VPM模型模拟等方法,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陕北详细退耕规模、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区域干湿度变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退耕规模和植树造林规模。按照每年人均400kg粮食的标准、2010年人口、2000-2010年平均粮食单产(kg/hm2)估算,到2010年陕北总退耕潜力为67.94×104 hm2。依据2000-2010年统计年鉴,实际退耕规模为40.25×104 hm2,实际退耕规模小于潜在规模。从实际退耕的结构看,退耕的主要是临时性耕地35.09×104 hm2,常用性耕地5.16×104 hm2。此外,2000-2010年,陕北植树造林规模为208.43×104 hm2,占整个区域土地面积的24.67%,各县造林率主要集中在20%-40%之间。退耕规模与植树造林规模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并且造林面积与退耕面积无明显的空间一致性,说明增加的林地不是主要来源于退耕地的坡耕地。  (2)土地利用变化特征。2003年和2009年典型区高分辨率影像解译结果说明,在生态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耕地总体减少17.16%(3447.18hm2),草地总体上减少了7.74%(4162.38 hm2),林地面积增加了46.07%(7344.14 hm2)。其中坡耕地减少最大,下降32.21%,其次是低覆盖度草地,减少了13.98%。增加比例最大的是有林地,增加了235.52%,其次是疏林地,增加86.36%,梯田也增加了33.63%。坡耕地退出的50.71%转移到草地,其中主要是转移到低覆盖度草地(38.73%),其次是转移到梯田(22.82%),只有22.42%转移到了林地。草地的转出中大部分转化为林地(90.92%),且主要是从低覆盖度草地转出。转移到林地的地类中,59.23%来自低覆盖度草地,24.49%来自中覆盖度草地,15.11%来自坡耕地。总体上,主要是低覆盖度草度和坡耕地转移到林地,以及部分坡耕地转移到梯田。  (3)生态建设工程极大改变了土地利用/覆盖状况,促进了植被改善:①陕北地区NDVI从南到北被逐渐降低,与植被分布和降雨量分布格局基本维持一致,NDVI值相对比较集中在0.4-0.6这一区间,占到总量48.59%,98.44%分布在0.2-0.9之间。②2000以来年,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增加,72.58%的区域在α=0.05水平上显著增长,这种增长在实施生态建设的主要区域的丘陵沟壑区更加明显。27.18%的区域变化不显著,主要分布在南部子午岭、黄龙等森林植被区、定边和榆林部分草地区。由于开矿、城市扩展等原因,有0.24%的地区NDVI显著下降。在耕作区植被改善最为显著,NDVI净增0.1233,提高24.90%,增加速率为0.0143(SLOPE值)。草地区增加了23.15%(0.1014),增加速率0.0118。南部森林植被区,NDVI净增最低,只有0.0450,增加率5.56%。③NDVI变化与降雨量和温度没有显著的回归关系(R2<0.10),但与造林率(造林面积占县土地面积的比)回归关系显著(R2=0.56,N=25),说明降雨量、温度变化对陕北NDVI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以退耕和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是NDVI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态建设明显促进了陕北植被的恢复,改善了区域环境状况。  (4)植被恢复提高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2000-2012年陕北GPP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各类植被均有增长,其中耕作植被增长速率最快,生态建设带来的植被改善是促进GPP增长的主要原因,气候要素对GPP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①总体上,陕北GPP分布南部高北部低,并且是逐渐过渡的,多年GPP平均值主要集中在200-600 g C/m2·yr(59.57%)。2000-2012年,GPP在α=0.1水平上显著增长,区域平均值从529.61 g C/m2·yr上升到854.70 g C/m2·yr。整个区域上,92.45%的面积存在增长趋势,其中47.93%显著增长(α=0.05)。四类植被GPP值高低不同,森林>灌木>草地>耕作植被,2000-2012年均有增加,但是只有耕作区GPP增加显著(α=0.05)。②降雨量和温度对于GPP变化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是植树造林对GPP变化有显著影响(R2=0.43,N=25),并且GPP的变化趋势与EVI的变化趋势空间有较好的吻合,均体现出耕作区显著增长,说明生态建设是GPP显著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③2003到2009年,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相应的GPP变化有显著性关系(R2=0.61,N=117),说明生态建设推动的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影响GPP的变化,陕北生态建设工程效果显著,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5)生态建设促进了植被恢复,引起了区域干湿度变化:①陕北大部分地区干燥度在2.0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干燥度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与降雨量的空间梯度反向一致,即降雨量大的区域干燥度低。②1981-2012年33年中,陕北干燥度是存在上升趋势,平均区域年均相对变化率0.88%。在大规模生态建设前后,干燥度变化趋势发生变化。1981-1999年,干燥度主要体现上升趋势,但是上升速率和幅度远大于1981-2012年,平均区域年均相对变化率为2.45%。2000年之后,大部分站点从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平均区域年均相对变化率-1.06%。尤其是横山、绥德、延安等典型丘陵沟壑区更加明显,年均相对变化从1981-1999年间的3.06%-3.54%变为2000-2012年间的-3.08%--1.22%。③干燥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植被恢复引起的效应,因为2000-2012年区域EVI以1.72%的变化率递增,且年均相对变化率与干燥度年均相对变化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2=0.56,N=25)。EVI变化显著降低了风速(α=0.05),平均风速以年均-0.014m/s速度降低,进而降低了区域干燥度。
其他文献
土壤理化特性以及其内在结构特征在高光谱应用研宄中主要反映在土壤光谱反射率不同波段的波动特征上。文中利用荷兰Avanh公司供给的Avaspec-2048x14、Avaspec-NIR256-2.5两种
标准区域划分问题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属于经济区划问题,许多国家将标准区域的划分作为问题区域识别与区域规划制定的基础。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发展思想
桥头堡建设是云南当前热点问题之一,桥头堡突出的是云南在对外开放的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是一个立体的概念。目前,关于滇西南沿边县域从对外开放的末端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
学位
磷是天然湿地或农业湿地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是湿地生态系统中及其重要的生态因子;但过量的磷则会导致湿地上覆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破坏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本文选取了安
国土空间规划是协助政府实现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研究是近年我国规划管理部门和学者关注的重点,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系统思
社区治理是中国城市转型与单位制度变迁带来的重要议题。随着中国城市社会调控与管理基础从单位制转向社区制,社区成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的研究吸引了政治学、社会学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随着“黄金周”假期政策的出台以及消费者旅游需求的极具增长,旅游景点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增长迅速,造成众多旅游景点出现了拥挤状况,在节假日时更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外,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短缺,特别在干旱区尤为明显。因此,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供需水平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正在经历急剧退缩。念青唐古拉山脉是我国冰川发育中心之一,本地区受印度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影响,区域气候季节性变化显著,是研究冰川变化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