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奶粉单分子脂肪酸碳氢稳定同位素的数据及系统评价鲜见报道,本研究主要以不同产地及适应不同人群的15种奶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测试方法(GC,GC/C/IRMS及GC/TC/IRMS),对脂肪酸进行化学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测定其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为判别奶粉产地建立新方法,并为建立参考奶粉数据表库提供基础数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试验共识别发现的32种脂肪酸,总体奶粉脂肪酸的含量有如下趋势:C18:1>C16:0>C18:2>C14:0≈C12:0>C18:0,并且在婴幼儿奶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主要优势;在成人奶粉中,饱和脂肪酸占主要优势。(2)月桂酸,肉豆蔻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总量及奶粉的SFA:MUFA:PUFA比值都符合国家及营养学规定,但多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与营养学家推荐值相差较大,且除亚油酸,ARA外,?-亚麻酸,DHA、EPA与DPA与外包装严重不符。(3)建立以下判别指示:当C18:1/C18:2值小于5时,或者UFA/SFA比值大于1,可以认为此种奶粉是婴幼儿奶粉;当C18:1/C18:2值大于10时,或者UFA/SFA比值小于0.5,可以认为此种奶粉是成人奶粉。(4)脂肪酸的碳氢同位素总体上随着碳链的延长,其13C同位素在贫化,2H同位素在富集,两种同位素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各个脂肪酸的平均δ13C变化趋势:C14:0>C16:0≈C18:0>C20:0>C22:0>C24:0,C14:0>C12:0>C10:0>C8:0,各个脂肪酸的平均δ2H变化趋势:C12:0<C14:0<C16:0<C18:0。(5)动物体内的C16:0是合成其他脂肪酸的重要前体,也就是说C18:0、C20:0、C22:0、C24:0等脂肪酸是通过C16:0碳链的延长形成的,而C8:0、C10:0、C12:0、C14:0是由C16:0的碳链断裂形成的,并且C18:0脂肪酸除了是碳链的延长得到的,也有可能部分是由C18:1,C18:2氢化得来的,氢化后δ2H值会变得更加贫化,可能是瘤胃微生物的氢化作用的结果。(6)偶数碳的δ13C值明显比奇数碳的δ13C值相高,且与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当含量足够高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δ13C值的富集或贫化,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碳链延长或缩短带来的δ13C值的变化。(7)氢同位素在碳链的延伸过程中,分馏很少或为零,在加氢过程中2H值会变得更加贫化。氢同位素分馏过程中,可以使不饱和脂肪酸的δ2H值更加升高,这就说明?2H取决于相对代谢通量,不同脂肪酸δ2H值的差异可以成为生物合成过程中定量通量和方向的有用工具。(8)C3或C4植物的δ13C差异在奶粉的地域性差异上得到反映,长链脂肪酸的δ2H值也与区域特征有明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