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为框架,在回顾我国啤酒制造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啤酒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进行了传统指标分析,并运用NEIO模型估算了我国啤酒行业的市场力量,以此为依据判断了产业的市场结构。在对企业的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定性描述后,本文从利润率、行业规模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定性描述了我国啤酒制造业的市场绩效。最后,本文借鉴相关学者对产业竞争力评级体系的构建,描述了我国啤酒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现状,基于产业组织对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分析,尝试性地建立了以产业结构为主的产业组织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希望能通过非传统市场结构指标来考察我国啤酒行业市场结构的特点,从产业组织角度探讨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希望本研究能为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指导。论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技术路线及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本文将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做脉络整理,在把握理论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各学者对产业组织及竞争力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与归纳,以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第三部分研究我国啤酒制造业的产业组织状况。借鉴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状况的分析角度,本研究将从产业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考察中国啤酒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对产业结构的考察,本研究将综合采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一方面单纯从结构出发考察市场结构静态指标,另一方面将基于市场绩效,通过建立NEIO模型,间接判断市场结构。通过对市场行为的描述,本研究从利润率、行业规模和技术进步三方面考察我国啤酒制造业的市场绩效。研究表明,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啤酒制造业正步入规模成熟发展阶段。经过产业的兼并与调整,我国啤酒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品牌却没有垄断品牌,国外资本通过品牌输出、资本输出等不同于直接投资的方式问接分享我国啤酒市场。我国啤酒制造业处于寡占市场结构,存在进入退出壁垒,行业市场力量不强,企业通过价格策略、品牌竞争、广告策略、产品创新及组织结构调整等行为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啤酒行业在利润率、行业规模指标上绩效良好,但依旧存在行业整体未实现规模经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第四部分关于中国啤酒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借鉴相关学者基于产业组织角度构建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总量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产品竞争力、资本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六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啤酒制造业的竞争力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啤酒制造业的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日趋增加,啤酒产品在质量上与国际啤酒存在差距,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高,产业具有资本竞争力但在技术方面同国际相比不具有竞争力。第五部分关于中国啤酒制造业产业组织对竞争力的影响分析。通过分析中国啤酒制造业产业组织对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尝试性地建立了相关模型,分析了以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与竞争力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产业组织对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市场行为都可以通过影响市场绩效间接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寡头垄断企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利润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规模经济为企业带来了成本优势也会形成进入壁垒,控制产业内企业数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差异化将提高产品价格,使企业利润增加。行业集中度、企业平均规模和全民劳动生产率对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第六章是结论及建议。该部分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针对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出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