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4年4月至12月在广东沿海大亚湾、广海湾、白沙湾、桂山岛海域四个典型海域采集了微表层和次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与显微镜观察对浮游植物DNA指纹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营养盐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以大亚湾为重点海域在冬夏两季对微表层和次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亚热带海域微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遗传多样性,了解微表层浮游植物的日变化规律,为微表层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沿海四个港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以硅藻占据优势,硅藻的百分比含量达到21.3%~99.9%,各港湾平均为48.5%~99.1%。但是微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次表层还有所差异,在大亚湾夏季以及白沙湾中,微表层中蓝细菌密度和百分比含量明显增加。2)夏季水温达到30℃以上时,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呈现出明显下降,在夏季进行的大亚湾调查以及夏季日变化调查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仅为104 cells/L左右,种类数分别为21种和32种。但在温度适宜的春、秋、冬季,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均明显高于夏季,如白沙湾、桂山岛海域以及大亚湾冬季日变化调查中,浮游植物种类数为47~79种,细胞密度也达到106 cells/L以上。3)微表层对浮游植物总数、硅藻以及优势硅藻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对总浮游植物和硅藻的最高富集系数分别为17.11和17.64,对优势硅藻中肋骨条藻的最大富集系数更是达到58.32。对甲藻一般不具有富集作用,最高富集系数仅为3.56。而且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较高时,微表层的富集作用更加明显。4)冬季大亚湾清晨、正午和傍晚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近,硅藻占有绝对优势,正午和傍晚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更为丰富;而夏季由于强光照和高温的联合作用,浮游植物群落日变化较明显,清晨与傍晚浮游植物种类及数量均较正午高。微表层对总浮游植物以及硅藻均具有明显富集作用。5)在本次调查中,广东沿海的四个典型港湾N含量丰富,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明显的P限制,其次为Si限制。在DIN组成中,一般以NO3-N和NH4-N为主,两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6.4%~71.8%以及21.6%~60.1%之间;在TN组成中,一般以DON为主,平均百分比含量最高可达82.9%。在TP组成中,以DOP或者POP为主。微表层对营养盐没有明显富集作用。6)在具有明显优势种类的浮游植物群落中,PCR-DGGE技术对浮游植物种类检测灵敏度为优势度0.1%~0.5%;而在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较低、没有明显优势种类的情况下,PCR-DGGE技术能够能较为全面反映浮游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显微镜观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