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研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黄河中游流域暴雨特征,本文首先利用1981—-2010年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对黄河中游流域暴雨日数分别做了总体和7、8月份的趋势变化分析、M-K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总体还是7、8月份都有略为增长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显著;在1990—2000年均存在8a显著性周期振荡,总体还持续存在3~4a的周期振荡,7月在80年代初及90年代末有2~3a周期振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黄河中游流域暴雨特征,本文首先利用1981—-2010年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对黄河中游流域暴雨日数分别做了总体和7、8月份的趋势变化分析、M-K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总体还是7、8月份都有略为增长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显著;在1990—2000年均存在8a显著性周期振荡,总体还持续存在3~4a的周期振荡,7月在80年代初及90年代末有2~3a周期振荡,而8月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有4a周期振荡,并且在2004年之后还有3~4a周期振荡。虽然暴雨日数有较好的气候特征,但每次暴雨过程又是随机分布在汛期中,并且该地区地形复杂,目前对于暴雨个例的预报能力仍有欠缺。为了更好地应对暴雨灾害,掌握该地区暴雨触发机制,提前对暴雨过程做出预报,本文继而利用气象常规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降水资料、TRMM3h降水资料、FY-2E卫星相当黑体温度资料以及雷达回波资料,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7月22日及2012年7月27日发生在黄河流域中游的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0·7”暴雨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河套低压槽系统的共同影响;来自印度洋、南海的大量水汽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12·7”暴雨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带与贝加尔湖低压之间,中低层水汽由孟加拉湾经青藏高原东部输送到陕北;无规则小云团的自组织过程,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得以发展。200hPa高空急流,由于地转调整在槽线及后侧激发出了中尺度重力波,利用散度场、云水分布,能够确定中尺度重力波的存在和移动方向。高空急流中产生的中尺度重力波与低层大气对中尺度重力波的吸收的作用,共同导致了该地两次暴雨的发生。由于高空重力波及低层大气稳定状态的不同导致了两次不同情况的暴雨过程。由高空急流的风向和非线性平衡方程的数值分布情况,可以提前判断中尺度重力波发生的区域和移动方向,结合低层大气稳定状态,可以对暴雨可能发生的区域和时间的预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的微波成像仪(TMI)观测到的亮温资料,对2007—2009年的亮温资料信息进行提取,计算了9个通道(10、19、37和85GHz的水平、垂直极化通道及21GHz的垂直极化通道)的亮温和极化修正温度(PCT)在不同范围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区域阈值与TC近中心最大风速之间的关系。利用逐步回归方法,采用参数对热带气旋强度进行拟合,并采用2010年的独立样本进行了
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的活动强度和影响范围十分显著,改变了城市地区的下垫面特征,原有植物覆盖的自然下垫面被坚硬密实、干燥不透水的建筑材料代替。城市下垫面的独特性质作用于局地的天气、气候,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江苏省会城市的南京,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城市建筑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其下垫面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1年7月23日13:30左右,在南京主城区
利用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09年和2010年涡动相关观测资料和梯度观测资料,对草原下垫面涡动相关数据进行了前期处理和质量控制,并用涡动相关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算的结果为参考,对比了模式中常用的几种通量参数化方案,并分析了总体输送系数和空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地形变化会影响涡动相关观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采用二次坐标旋转进行修正;冬季仪器结冰、降雪、风沙会影响仪器的
观测环境对气象要素的准确观测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水体、建筑物等特殊下垫面是影响气象要素准确观测的重要因素,研究其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对气象要素的准确观测意义重大。首先应用WRF中尺度模式,通过对四季晴天小风、阴天大风背景天气下有无水体算例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了浙江青山湖水体(6.5kmm2)对周边气象环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模拟区域内12个气象观测站点2m气温模拟和实测结果对比的RMSD均值为2
不同区域的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不同的。本文利用中国605个台站1957-2009年冬季(11月一次年2月)逐日最低温度资料、欧洲中心(ECMWF)的ERA-40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NCEP-DOE再分析资料以及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AR4)提供的7个气候模式资料,通过定义冬季极端冷事件的指标:极端冷事件频率(coldwave frequency
利用1979—2011年NCEP/NCAR、ERA-40再分析资料以及为IPCC AR5(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准备的模式集合资料,对北半球大洋与大陆区域大气质量重新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评估CMIP5(第五阶段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模式对北半球地表气压模拟的能力。NCEP/NCAR、ERA-40再分析资料研究表明:随着季节更替,北半球大气质量存在显著的海陆间迁移。在7月份
本文对苏南五市区雷暴气候特征,包括苏南五市区雷电活动的年际变化、平均雷暴日月分布特征以及雷电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2012年7月3日江苏省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的主要形势分析,结合雷暴天气过程的云团演变特征,分析各对流参数在相应区域表现特征。根据雷暴形成所需要的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抬升条件、温度条件等重要因素,并结合业务工作中实际经验,选取了对于雷暴活动指示作用明确的12个参数:对流
中尺度系统时空尺度小、气象要素梯度大,造成的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其精确预报意义重大,目前主要采用集合预报方法。由于我国中尺度集合预报起步较晚,至今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初始误差的分布认识并未成熟,扰动方案仍需完善;多数学者均针对某一种方案展开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各方案优缺点而对其进行合理的配合等。本文运用WRF模式,针对飑线这类系统,首先分析误差演变特征,接着
沙尘气溶胶,即矿物沙尘,是矿物气溶胶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构成成分,主要来源于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严重影响了大气的能见度,恶化空气质量,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了危害。然而,沙尘气溶胶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其通过“阳伞效应”、“铁肥效应”以及“冰核效应”将地球圈层(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人类圈)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通过直接、间接的辐射效应以及参与云降水过程,成为
云在地球大气能量收支平衡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子,实时准确地测定云顶高度、云所在高空西风气流,对气象研究和气候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的将数字摄影测量理论与遥感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将其引入云顶高度和云迹风反演研究中,并通过选用极轨Terra-ASTER单星多角度3N、3B影像代替常规的静止气象卫星双星影像,实现了分辨率由低至高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