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与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等。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绩效关系研究方面,因为数据调查的困难和限制,多是以中小企业为投入产出系统,调查和检测其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的关系。与国外特别是欧洲利用CIS数据进行的同类研究相比,所研究的数据样本缺乏中小企业是否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以及技术创新项目全过程等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导致所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的偏差。
为此,本研究在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管理中心和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别对2008-2010年受到河北省和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通过验收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6份,其中河北省174份、天津市152份。以此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津冀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经营绩效之关系的分析框架,检验被调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来源、学习模式与绩效关系,影响因素、创新类型与绩效关系,以及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组合与创新绩效关系。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有: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来源、学习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首先界定了创新基金项目、技术来源、学习模式、创新绩效等的概念,其次,利用津冀两地样本企业的基金项目信息,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渠道获得的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当学习模式与技术特点相适应时,获得较高的绩效;(2)自主研发的技术以 DUI 学习模式吸收和再创新、购买的技术以 STI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吸收和再创新会获得较好的创新绩效;(3)企业的R&D投入水平与其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技术基础和知识积累水平影响其吸收知识的能力从而影响其创新绩效;(4)企业依靠单一的技术来源获取技术会形成“路径依赖”性,对其创新不利。
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类型与绩效关系。首先,界定了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影响因素、创新类型,提出相关的理论关系假设。其次,用天津市和河北省样本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数据,综合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对相关的理论假设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创新项目的目标对其技术创新类型具有决定性作用,甚至可以说,创新项目的目标已经决定了企业将要实现的创新类型;(2)根本创新不具有正向促进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模仿创新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普遍盛行,创新的程度不高,而根本创新成果比较罕见;(3)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状况、国家激励政策与增量创新存在着正向相关性,即企业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状况均对增量创新具有决定性作用。但领先客户、企业合作、激烈的环境竞争、国家激励政策并没有对产生根本创新有显著的作用;(4)技术源与增量创新和根本创新均存在着正向相关性,即技术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企业产生增量创新或根本创新;(5)企业的技术积累会影响企业对各种技术的吸收效果。创新类型作为中间变量,对创新影响因素和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二元投资策略组合与创新绩效关系。首先,界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根本创新与增量创新)组合及平衡的内涵,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组合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其次,利用天津市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调查样本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检验了河北省和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组合与企业的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率均显著正相关;(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积极影响;(3)平衡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企业提高其创新绩效。
4、河北省与天津市不同生存环境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绩效关系比较。天津市是城市经济,而河北省是城乡二元经济,本文对上述三个关系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1)津冀两地同样的学习模式、技术来源产生不同的绩效;(2)津冀两地同样的影响因素与创新类型产生不同的创新绩效;(3)津冀两地同样的技术创新投资二元策略组合产生的绩效不同。说明不同的生存竞争环境下,企业创新绩效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提出的企业生存环境—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分析框架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变量与绩效关系的三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同时,对于认识河北省和天津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及技术创新活动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