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都市区是当今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大都市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的范围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不仅通过通勤改变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同时也给整个区域内的劳动、资本流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世界很多大都市区发展来看,大都市区正在逐渐成为各国越来越重视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尺度。正因如此,在大都市区的视角下研究城市问题更有利于准确评价我国现有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现在学界关于大都市区的界定莫衷一是,现有界定北京大都市区的方法有值得改进的空间。本文首先通过北京市不同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比较,说明延庆、密云等区与北京市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通勤距离远、通勤时间长,如果在考虑城市发展限制因素等问题时把延庆、密云包括在内显然不能准确反映北京现有情况。通过总结前人的文献和理论成果,本文比较了国外大都市区演化过程,发现通勤铁路在国外大都市区范围动态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扭转大城市就业可达性恶化趋势,引导城市集聚经济边界有序扩张,优化大都市区时空形态,促进城市功能调整。在考虑人口密度、非农人口比重、人口增长率等统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前人忽略的通勤要素,提出了新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以北京为例,参考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北京、河北、天津三地的各街道、乡、镇的人口密度、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增长率以及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上班族”通勤距离、通勤时间,通过购买北京、河北、天津三地的精确到街道、乡、镇的GIS地图,利用GIS技术确定了2010年的精确到街道、乡、镇的北京大都市区范围,这个范围已经初步跨出行政边界。在初步界定北京大都市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北京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2007-2016),我们发现北京现有交通规划的重点是增加城市内部的路网密度,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都市区通勤铁路的建设。基于大都市区界定方法的改进,本文根据北京大都市区发展趋势设想了四条大都市区通勤铁路的建设,画出了在此基础上的北京大都市区的动态发展,并与现有只顾增加城市内部路网密度的规划基础上预测的大都市区进行了对比,发现大都市区通勤铁路确实能够很好的缓解北京的城市问题,引导北京城市空间合理扩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大都市区界定的意义所在。本文认为官方尽快地统一大都市区的界定标准,积极建设大都市区通勤铁路对于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号召,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