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从出菇试验、亲和性试验及交配因子克隆等方面研究了福建省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中心保藏的秀珍菇,凤尾菇,小平菇和高温平菇4种侧耳属食用菌。考查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并通过对A,B交配因子的部分片段的克隆,以期找到克隆其全长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探讨A, B交配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出菇试验通过出菇试验,发现秀珍菇和凤尾菇的形态特征十分相似,小平菇各菌株的形态差异变化较大,高温平菇的根据形态特征基本分成两类,一类和小平菇菌株较为相似,另一类则和凤尾菇、秀珍菇基本相同。我们简单的从形态特征区分出3种不属于侧耳属的食用菌:pl.g0016为一株香菇菌株,pl.co0007, pl.co0008, pl.co0029则是真姬菇菌株。pl.g0003, pl.g0009不是秀珍菇菌株,形态特征和小平菇菌株较为相似;pl.p0006, pl.p0009不是凤尾菇菌株,形态特征和小平菇菌株较为相似。2.交配基因型测定平菇属食用菌属于典型的四极性异宗结合交配系统,交配型因子的测定对于育种以及菌种的鉴定都有其意义,通过菌株间各单孢菌株的交配反应,结果将65个平菇菌株分为两大类:凤尾菇类和小平菇类,研究表明这两大类群之间是完全生殖隔离的,亲缘关系可能较远。其中凤尾菇类菌株根据交配基因型被分成3类,测得4个A因子和3个B因子;23个小平菇类菌株分成10类,共测得15个A因子和14个B因子。3. MIP基因的克隆在担子菌中,编码线粒体中间肽酶(MIP)的基因普遍与交配型A因子紧密连锁,而且距离不到1 kb。本研究通过简并PCR法克隆得到一段470 bp左右的平菇MIP基因片段。试验证明MIP-2F, MIP-3R引物对本研究对象有较好的扩增效果。经序列比对分析,大部分MIP序列与已知的担子菌的MIP基因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同属于M13-肽酶超家族,但它并不是高度保守的,个别片段的保守性较低。并通过MIP基因测序的结果,设计嵌套引物对其下游的片段进行TAIL-PCR扩增,以期扩增到A因子的侧翼序列,但结果扩增到的侧翼序列经测序比对,并不是特异性扩增的结果,因此该方法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4. B因子信息素受体片段的克隆利用Timothy的简并引物组合根据裂褶菌STE3受体片段设计的引物:br1-F,br1-R扩增已经得到的不同的B因子的信息素受体片段,经氨基酸序列比对,已证实确实STE3受体超家族。SOSUI在线分析的结果也表明部分片段含有跨膜蛋白。但同时发现有4组B因子的同源性高度相似,序列基本相同,可能是因为所分离的DNA片断位于高度保守区域造成从不同单核体中得到相同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