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庙会”,《辞海》的解释是“俗于一定日期,假庙宇为贸易市场,贾贩汇集,谓之庙会。”(1)吉发涵在《庙会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中指出“它(指庙会)是依托宗教祭祀庆典节日等时间,在佛寺道观及其附近,集游艺、商贸、宗教于一体,群众广泛参加,延续多天的大型综合性民间活动。”我国庙会历史非常久远,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独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寄托了不同民众群体的美好向往和心理期待,反映民众的信仰、心理、文化、民俗等内容。作为一种信仰及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选题以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会宁县土门岘乡苏堡村苏堡社梁洛寺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历史风俗,以田野调查为手段,结合历史文献、碑文石刻等全面系统考察以梁洛寺为代表的西北农村庙会的历史与现状。所用理论以宗教学知识为背景,参考借鉴邻近相关学科理论方法进行研究。苏堡社梁洛寺信仰结构以三代爷、四代爷、显神爷和土地爷为主,选题探讨了苏堡社梁洛寺庙会的三代爷、四代爷、显神爷、土地爷及其它信仰形成的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分析了梁洛寺庙会出行、烧马、开戏、烟火、祈福、烧戏、求雨、念庙、赌咒、娱乐、超度、打整、求学、禳病等仪式特点以及相关仪式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圣俗表现。解读苏堡社梁洛寺信仰结构、社会功能、本质内涵及其与邻近苏堡村郭家集社二龙山庙会的关系等。苏堡社梁洛寺从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乡村历史发展的集体记忆,二是民众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三是行为规范群体整合的体现;从本质内涵来看,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道教佛教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二是宗教观念与节庆作息的结合,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方式的联姻,四是神灵作用与群体需要的流变。同时,从苏堡社梁洛寺与邻近郭家集二龙山庙会关系来看,具有等级有别、性质相同等特点。凡此种种,对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