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非农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口益膨胀,耕地被大量占用,人地矛盾口趋严重,保护耕地成了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为此,我国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耕地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法律确保实现耕地总量的占补平衡,确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两种途径:一是开发后备资源来增加耕地面积,二是通过土地整治等措施对现有土地进行内部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但由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可开发的土地潜力不大,因此只有通过内部挖潜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作为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当前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质量相当于增加的耕地面积,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践中可以将二者作为综合平衡的因素[1]。近年来,为了合理组织和调整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理顺土地关系,全国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践证明,土地整理能够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然而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往往只追求耕地数量增加,而忽略了新增耕地的质量,容易导致实现耕地数量平衡的同时引起耕地质量的严重退化。因此,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之前的必备工作,其结果对项目实施后的农业分等定级有重要作用,也为农用地估价及其他有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土地整理通过工程措施补充耕地数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项目区耕地有重要影响。在实施项目验收过程中,耕地数量指标通过测量等手段可以确定,也便于验收,但耕地质量却难于界定与衡量,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2]。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黔江区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土地整理项目区内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具体内容,并遵循方案科学性、经济合理性、实践可行性等原则,研究质量评价方法的各个技术环节,制定评价的适用程序。按照拟定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的要求,研究如何根据项目区的实际评定出项目区整理前后土地级别,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效益,并在土地整理项目中推广应用。第一部分阐述了土地整理和土地质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土地整理和土地质量的相互关系,对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析,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分别对土地整理、土地评价和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在对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阐述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原则,并结合研究内容对指标因子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第四部分对重庆市黔江区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黔江区的区域特征,选取了适合当地的评价指标因子,初步建立了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项目区整理前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整理后的耕地数量较整理前有较大提高,但项目区土地质量提高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实例验证表明,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区域差异,又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重点选择土地整理前后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变化比较大的指标,土地整理前后变化不大的指标可不作为评价指标。本项研究可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验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重庆地区的土地整理政策及权属调整方案提供参考标准。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展望。提出了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区域差异,又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应用数学手段和GIS技术构建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数学模型。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评价过程中应结合项目的地域特点,避免主观性,有必要在国内外已有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和国家有关政策,系统研究、总结、建立土地整理不同类型、多尺度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