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使乡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生活等传统元素不断消亡,乡村居民对本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因此而逐步丧失。虽然“地域”和“乡村”一直作为建筑设计领域中常被提及和实践的词汇,但人们对它们的理解却仍然停留在对地域历史符号的简单抽象和对乡土文化的浅层模仿中。设计中对纪念性的强调使设计师忽略了乡村在地的特殊性和原生性,忽略了建筑落地的生长过程以及建成之后以人为主体的建筑空间体验与感知,从而乡村土地、居民生活以及“乡村”空间三者之间不能产生相互关联和认同。 本文总结了关于乡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相关理论和实例,在反思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现状及乡村居民对建筑本质诉求的同时,笔者基于对台湾在地实践的走访调研和内地建筑师近年来的乡村实践探索,提炼出了关于“在地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要点:“在地建筑”因具体的“地”而“在”,它不是找到某一地区普遍的共同表达方式,而是要因这个土地的特殊性——具体的这片场地以及场地现存的生活生产活动而存在。“在地”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与当下土地的“锚固”,建筑在此不仅植根于所在环境,还需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使当地居民对本地人文与物质存在萌生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文拟将当下的土地、建筑、人们行为活动等多种在地要素重新聚合为乡村关系网络,启发使用者在长时间与建筑空间互动过程中去感知地域精神、体悟乡土文化。乡村建筑在此将被视为一个顺应时间、地点和居民诉求的生命体,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以此为逻辑衍生出乡村在地设计的策略架构,从“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和“感”在乡村三个阶段进行展开论述,并在最后通过笔者参与的乡村在地实践对之前的策略进行论述和补充,力图使“在地”策略成为今后乡村实践的一个共性路径,在新型城镇化中设计出富有人情味并兼具地方情感的乡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