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筑实践中的“在地”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蔈草镇长岭社区居民活动中心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使乡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生活等传统元素不断消亡,乡村居民对本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因此而逐步丧失。虽然“地域”和“乡村”一直作为建筑设计领域中常被提及和实践的词汇,但人们对它们的理解却仍然停留在对地域历史符号的简单抽象和对乡土文化的浅层模仿中。设计中对纪念性的强调使设计师忽略了乡村在地的特殊性和原生性,忽略了建筑落地的生长过程以及建成之后以人为主体的建筑空间体验与感知,从而乡村土地、居民生活以及“乡村”空间三者之间不能产生相互关联和认同。  本文总结了关于乡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相关理论和实例,在反思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现状及乡村居民对建筑本质诉求的同时,笔者基于对台湾在地实践的走访调研和内地建筑师近年来的乡村实践探索,提炼出了关于“在地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要点:“在地建筑”因具体的“地”而“在”,它不是找到某一地区普遍的共同表达方式,而是要因这个土地的特殊性——具体的这片场地以及场地现存的生活生产活动而存在。“在地”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与当下土地的“锚固”,建筑在此不仅植根于所在环境,还需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使当地居民对本地人文与物质存在萌生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文拟将当下的土地、建筑、人们行为活动等多种在地要素重新聚合为乡村关系网络,启发使用者在长时间与建筑空间互动过程中去感知地域精神、体悟乡土文化。乡村建筑在此将被视为一个顺应时间、地点和居民诉求的生命体,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以此为逻辑衍生出乡村在地设计的策略架构,从“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和“感”在乡村三个阶段进行展开论述,并在最后通过笔者参与的乡村在地实践对之前的策略进行论述和补充,力图使“在地”策略成为今后乡村实践的一个共性路径,在新型城镇化中设计出富有人情味并兼具地方情感的乡村建筑。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居住问题更加突出。老年福利社区作为现代化文明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十分积极的义务与责任。   本文是一篇研究老年福利社区交往空间设
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未来色彩转变为当代色彩,并最终演化为传统色彩。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现象,本研究以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为研究对象,旨在
全球化已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强势语境,建筑的地域特点逐渐有衰落和趋同的表现。乡村由于发展相对缓慢,受到的全球文化侵袭较弱,使得部分地域文化仍得以保留。近十年来,由于城市
近年来,城市空间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不断激化,国内外绿道研究成为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城市绿道是生态与景观环境的一个研究方向。   城市绿道建设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
传统的民居大院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与模式化的高层住宅不同,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传统民居大院是民间真实生活的载体,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
城市综合体以功能协同、空间紧凑、抗风险能力强为特点,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充沛的发展潜能。其商业空间在这种多功能的背景下,在综合体其他功能的激发、支撑和制约作用下极具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明显,“地球村”已经逐渐被我们接受,地区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经济往来和文化交融。当城市变得千篇一律,现代化进程与城市文脉冲突成为世界性问题时,建筑文脉的
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往往只注重形象空间的塑造,而忽略了听觉感官的需求。本文以海河亲水空间声景观设计为基础,提出声景观的设计流程模型及最终的
伴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内的不断发展,设计方法与形态的关系在数字平台下被重新改写,在复杂性科学与参数化技术的影响下,建筑形态开始向着动态、模糊、复杂的方向发展。但是有
当今在快速的城市化推动下,城市的盲目扩张和房地产毫无节制的开发使城市的户外活动空间急剧减少,人性化社会和宜居城市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城市滨江公共空间作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