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稳定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商业银行能够拥有科学、稳定以及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非常重要,这也是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从1995年至今,商业银行体系改革不断深入,包括优化股权结构、引进外资、推行上市等多种措施,其目的是让我国银行业治理结构更加合理。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性质银行之间的竞争局面。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这对于认识了解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情况,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提高我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高管激励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有显著效果。之后,笔者对公司治理、内部治理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了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并深入分析了内部治理结构中各部分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然后对于目前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进行了介绍,并对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董监会结构、高管薪酬、资产规模、以及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进行了具体现状分析,并找到不同规模银行间的差异之处以供后续实证分析所用。本文选取我国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至2017年的相关变量数据,其中被解释变量采用美国信孚银行设计出的包含风险因素的资本收益率指标,该指标运用商业银行净利润、资产规模以及宏观数据等变量计算得来,而被解释变量则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股权集中度方面运用第一大股东控制能力与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来表示;第二,董事会方面即用董事会人数变量与独立董事占比变量表示;第三,高管薪酬激励层面通过前三名高管薪酬平均值取对数来代表,最后,选取银行资产规模、贷款比率以及不良贷款率作为控制变量。由于STATA软件能够很好的处理非平衡面板,所以,运用该软件对总体商业银行及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研究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对总体商业银行以及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样本分别进行内部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得出本文的差异化结论,具体如下:(1)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强于其他股东时,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会对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促进作用。(2)董事会规模能够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来说在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董事会规模较为合理,其促进关系最为显著。(3)总体样本研究中独立董事与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目前董事会的独立性较之前有所改善,但是,通过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回归分析时,却发现独立董事占比与银行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4)高管薪酬水平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在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回归分析时,我们发现薪酬激励却与银行经营绩效呈现不显著的负向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后发现,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类银行的薪酬水平,所以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程度不够,而出现的不显著负向关系。最后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实施差异化股权改革,构建竞争性制衡环境,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有股占比仍有降低的空间,适度放宽民间资本与外资的准入门槛等;二是合理调整董事会结构,优化董事独立性机制,如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应当根据资产规模、业务范围、经营决策等因素适当调整董事会结构,确保决策与监督的有效性;三是优化管理层竞争机制,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如应由市场化的竞争方式对管理层进行选拔,建立货币与非货币薪酬激励机制,将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与管理层自身利益相统一等。